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去年微博和朋友圈热点话题的话,我觉得是“撕逼”。企业与企业相互撕,师傅和徒弟相互厮,丈夫和媳妇之间撕,经纪人小三也可以加入队伍一起撕。王宝强,马蓉,郭德纲,曹云金,冯小刚,王思聪等等众多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撕逼大战让人应接不暇,加上网络上的各种喷子,水军冲锋陷阵,贺岁档的影片估计都没有这些事吸引眼球。
最近有人一直在提“后真相时代”这个词,意思是真相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对于某件事的立场,态度和情绪。回顾2016年的那些撕逼事件,王宝强和马蓉到底是谁爆料的是真的了?郭德纲和曹云金谁说的对?除了他们自己,不会有人知道。在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一些为了刷流量的无良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键盘侠们上来就和别人撕,愤怒的情绪一旦被点燃,紧接着就是永无休止的对骂了。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咪蒙的文章,不得不佩服这位传媒界的专家,每篇文章都是100000+。不过你读她的文章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看着真爽,爽完以后还是什么都没有,就像宅男们用手成就的梦想一样,快速的到达大脑的巅峰体验,然后还是一阵空虚寂寞冷。愤怒的情感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消费品,作者通过挑逗读者的情绪而使文章得以转发,被激起情绪的读者们并不在乎这些观点是否足够有依据有逻辑,他们只是要发泄情绪,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道具,作者在适时提供了这个道具。更有意思的是,在别人眼里,转发文章的人可能也是咪蒙嘴里的“low逼”,“贱人”,”渣男”,“操蛋”。。。。。。
从传播学上来说,极端的事件更具有传播能力。对于生活中那些本身并没有太在意的小事,只要把它推到极端,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播。出国的时候帮朋友代购,帮忙关注一个公众号,帮朋友改个文章等这些事情,在我没有读到咪蒙的文章之前,可能我会觉得有点麻烦,但还不至于破口大骂,而当作者把这些事推到极端以后,就变成了非白即黑的是非选择了。在读者消费愤怒情绪的同时,他们也在一步步的变成那个自己不愿意成为的人。我也可以做一个反向的极端推论,如果有一天再没有朋友找我帮忙,也再没有人找我倾诉他们的烦心事,到那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我不喜欢网上的那些撕逼事件,也不喜欢咪蒙的文章,因为他们都在挑起人群的愤怒,这比装可怜博得别人的同情更可耻。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朋友,家人还是恋人之间都有可能因为一些很小的事引发大规模冲突。他们的情绪一旦爆发,给对方心理上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创伤,有的甚至关系就直接决裂了。已经充满冲突和焦虑的生活更需要平静与美好,然而舆论却让他们沦为了情绪的奴隶。
明智的人可以看清这一点,而不明智的人却依然抱着那些毒鸡汤文不停的叫嚣。不明智的人喜欢吵架,翻旧账,人身攻击,道德审判,从痛骂对方的口舌之快中得到自己的安全感和优越感。愤怒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行为可以把自己内心的脆弱隐藏起来,周围人的避让会让自己的地位在心理上得到无形的提高,从而补偿了自己的悲伤和恐惧。明智的人,相信自己的人则能看清这一点,他不会去吵架,而是找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因为他知道,吵架对于达成目的没有任何帮助,一时的口舌之快带来的是永无休止的争吵,适时的让步,舍去了也便是得到了。
怎样让自己更好的避免生活中的撕逼呢?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对男女朋友走在路上,
男人问女人:“你想要什么?”
女的回答说:“我想你以后超过8点回家都要给我打一个电话”
男的说:“就这么简单呀”
女的回答:“其他的等想到了再说。”
有人会觉得这段对话简直弱智到爆了,可是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位女主人拥有一般女人所没有的智慧,他没有对男人说:“我想要你对我好。”这种笼统的话。这种很笼统的话,有时候就是矛盾的根源,经常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想要什么?”,
“随便”,
“那XX好了”,
“XX太无聊了”,
“那你想要什么”,
“随便”。。。。。。
这样还不吵架,我肯定不信。具体的事件是达成共识的基础,两个在一起的基础就是共识。童话里的爱情故事是,女主角一个眼神男主角都能立刻会意,两个人十分默契,都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神通。很多男人们或者女人们就去模仿电视中的情节,挖空各种心思去想、去猜另一半的想法,结果可想而知。甚至有时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这时候把这么一个重担丢给另一半真的是有点不负责任了。
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网上的那些视频文章,什么《男性生存法则》之类的,看看好笑也就是了,如果你真的认真了,觉得自己就该那样,别人就该容忍自己的无理取闹,那结果肯定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