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老阿姨,因为,听说第一批90后最近事儿比较多,胃已经垮了,卵巢衰退了,出家了……老阿姨听完真的震惊。瞅,我们活得,真的是一出人间喜剧。
90后老阿姨,因为看了最近一期的天天向上,牛逼的00后,我开始回想起了我的小学时代。仔细想了想,我的小学时代真的是从千禧之年开始的。再往前那就是上个世纪啊,世纪之交,小学时代,似乎这场回忆也是有道理的。
这个季节,我身处的泰国东北部的黎村儿正如同我大中国的秋季。热带国家的树叶也是会枯落的,太阳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射进房间也是会有斑驳的。
扒开一个橘子,橘子皮的汁液被撕裂出来,在斑驳的阳光下仿似小学时某天放学,打扫卫生时荡在阳光下的尘埃。只是橘子的味道清新,尘埃混合了水跟水泥地面并没有那么好闻。可是,我想这种味道,一辈子都忘不掉,因为,是小学的味道。
如果这种味道是小学给我的终身难忘的记忆,那么校门口文化墙上的两排字就激发了我的求知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时,知道这句话是毛爷爷写的,觉得这句话写的很豪气,很美。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语文,自己将来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看,小学的文化墙还是很重要的呢,只是大学毕业了,我依旧写不出那么好的诗句。
出生河南不太富裕的地方,我的小学很是简朴,这简朴衬得起它所处地区的一草一木,更衬得起这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小学只有六间房,三间成一排,自成两排。整个学校分成两大部分,左边是教室跟学生的露天茅厕,右边是属于老师的一排办公室跟老师的露天茅厕。还有一片空地,老师们种点菜啊什么的。不过一直不明白,当时教我们的老师家里都有地,为啥还稀罕学校里那巴掌大点的地。现在想来,一是老师舍不得让每一寸可成才之地荒废,另外,大概是出于农民对大地的热爱吧!
这是从网上找的图片,跟记忆中的学校很像了,只是没有那么多房间。
我们学校的生源一直很稳定,每个年纪只有一个班,每个班大概30多人,所以全校总人数一直维持在200人左右。后来去了县里的初中,发现一个年级竟然可以有17个班,一个班竟然有30个人这种逆天操作。
那时候学校里的假期很是尊重自然规律,跟随者庄稼的生长规律,因为老师家里也有地。暑假有两段,一是麦收,一是秋收。而我们,稍大一点也是可以帮农忙的父母做做饭什么的。
只是记忆中,假期的作业从未完成过,幸好当时成绩还可以,没有因为作业问题挨过打。都是田野里,小土堆上玩耍的泥孩子,老师大概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春天校园里有月季花,在旗杆前的花坛里。对了花坛在就去学校大门并把学校分成两部分的主干路的尽头。我在里面写过作业,掐过花,还在里面照过毕业照,拿着掐下来的花的毕业照。
周末放风的日子,踏遍没有庄稼的土地,有庄稼的地方进入会被骂的。跟着小伙伴一跑就是一整天,妈妈要带着去城里的吸引力都没有这个大。最开心的就是,跑累了回到家有妈妈从城里买回来的好吃的。
夏天的校园是睡不醒的,永远都有在课桌上梦死的人。即使,教室外面的树上知了无休止的刺耳的叫声。校园醒来的时候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有一种长得像羊角的树上爬很多绿色的小虫子,软软的还会吐丝,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捉那个小虫子玩。还有各种颜色的汽水,劣质辣条。还有用爸爸的酒瓶改造的水壶,里面放花生豆什么的,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脑洞大概是个天坑吧!
秋天的记忆是什么呢,大概是早起五点多起床去学校的冷吧。小学的作息,很奇怪只有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才是一天两晌。其余,分为早,中,晚。早上去学校读书,上两节课然后回家吃饭。这么不科学的作息竟然没人反抗,我们还是别人眼中的90后叛逆的老阿姨吗?
鬼知道我们那么早去学校不是去背书学习,但是每个人都装的特别像。拿着家里的蜡烛火柴(我们的教室没灯,照明全靠老天),微弱的烛光下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头天晚上放在灶台烤的馍干,还会比谁弄的好吃。只可惜,我的永远归在倒数行列的。还有的人带爆米花,还有人带面包饮料,我们当时觉得那些带面包饮料的人就是显摆,当然,我也一大早带着健力宝显摆过。
冬天的校园是喧闹的,出太阳的时候是叽里咕噜三五成群的聊天声,下雪的时候是打雪仗的嬉笑声,阴风怒号的时候是糊在窗户上的油纸布的拍打声(我们没有玻璃窗户,但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会用窗明几净)。
一个小学,就是一个童年。学习似乎是课外活动,疯玩才是首要。农村的父母没几个指望孩子上大学的,大部分止于识几个字不是文盲就可以了。以至于,我小学同班同学,33个人里,只有十一分之一读了大学。
似乎那时候全国的农村小学跟个连锁店似的,XXX村中心小学,就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乡土气息。
这就是90后老阿姨的小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