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和同学一起定目标要考研,他在我们年级成绩排名靠后,想去南京某985--一个我曾经想了很久都不敢报考的目标。那时,他英语挂了两年,专业课基本合格。
我那时目标还不明确,对报考学校一直犹豫不决。那时,也曾拿起厚厚的书开始看了,只是后来一个偶然,我去了一个公司实习。他依旧日复一日的坐在教室里看着那一本本枯燥的专业书,不断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点点滴滴。
一年后,变化并不大。我每天不知道在忙什么,事情总是一件接一件,进老师工作室,学驾照,备考六级。那段时间没怎么看到他,我也只有在等练车的时候才有些许喘息背背单词,考研似乎还不急。
大四下必须要开始考研准备了,三月份一起去听的文都鸡汤,曾想过这一刻多么重要多么雄心壮志,事实上大家很平静,该干啥干啥,不过考研算正式开始了。期间,他一直在专业教室--一个我们学长学姐并不推荐的地方,路远人少也没学习气氛。我在图书馆--方便人多学习氛围浓。可惜我有一段时间也就是书在占座,依旧是以各种忙来填补本应该命名为考研准备阶段的时光。计算机二级,依旧的六级,依旧的驾照,全部弄完时一抬头就到了暑假,我开始去了武汉学快题(专业二),他在教室自己琢磨。
八月,他放弃学硕改报专硕,因为自学了一个多月发现快题不行,虽然那时他并不知道专硕考什么,至少不考快题。剩下的半年,纠结的我在最后一次因占座被图书馆阿姨收书后,来到教室扎了根。那时,突然发现他对专业知识已经有了系统,书看的遍数是我的数倍,对于一些思辨性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对比自己的懵懂,突然发现自己大学引以为傲的成绩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后来的半年,虽然时间不多了,总算安安静静的坐了下来。有时,我俩一起争论,有时默默看书。那时他经常烟不离手,靠着尼古丁来刺激自己思考。后来,当得知直到走进考场之前,他都没有查到他要考的最后一门题目是什么时,我突然对自己以前选学校时的迷茫感到有些惭愧。后来,由于他前面准备充分,最后也能兵来将挡,安然度过了俩ing天的考试。我虽然信心不足,但总算走完了考研的最后时光。
现在想来,曾经以为自己算努力的,过二级,考驾照,过六级,带病学快题从C考到A等等。最后发现,其实,我早已在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以忙为借口,忘却了最重要的事。如果能早一些像他一样,一步一步的走,没有那么多纠结,一个人踏踏实实、安安静静的看书思考,明天的太阳或许会更灿烂一些。至少,我可以像他一样说:大学四年,我终于在最后为自己拼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