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几乎街角的广场空地都能见到整体划一的舞蹈队列。或跳舞,或做健美操,部分高雅的选择太极拳。舞蹈细分之,有民族,现代,古典,但曲目多为当下流行曲,很多我不知晓曲目,但是总觉耳熟。最近听到的,有燃烧卡路里,人猿泰山。
大叔大妈大哥大姐自动排队站列,递补跟随,翩翩起舞。每个人都沉寂之中,既有凛然不可侵犯之圣神,又有悠然自得之安详。这种组合大多是随机形成,但是安然有序, 多次的耦合之后,形成相对固定之松散团体。
我常常驻足停步,观看欣赏一番。一则队前领舞者不乏身姿挺拔矫健,舞姿标准出众者。二则音乐震撼音响外扩,与路人的侧目毫不示弱,甚为震感。三则好奇于为何热衷于集体的广场舞蹈而不是个人独舞。
在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里,广场舞爱好者们几乎成为了天地之间舞蹈的艺术家。为所有的路人展现了一场声势弘大的规模艺术。
这种规模艺术,自发而又自觉。从附近小区聚集到一起,汇集于空旷的场地。有领舞的自觉者选择曲目或舞种,有跟随者跟从于限定的曲目或舞种。技艺熟练者占于前排,技艺生疏者占于后排。秋冬季节从七点到八点。春夏时节从七点半到八点半。曲目结束,零零散散的退回各自的小区,楼道和家。彼此之间间或问候,但哑然失声者巨多。似乎刚才群体起舞是个错觉。
这样的舞蹈和人群,与饭后散步的独行者常在道路交界处相会,但是彼此泾渭分明,各行其是,没有多余的目光。
看年纪,广场舞蹈团体以40,50后,60后为主要力量。间或有70后后穿插其中,个别80后也有意于此。一方面,退休之后闲暇时光多加之四线城市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压力较小,另一方面对于集体的理解,这几个时代的人最为深刻。因为住过集体宿舍,过过集体生活,享受过集体的福利,忍受过集体的不便。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教导中成长。在人群得以温暖和归属。
上学时的广播体操有没有广场舞的既视感?领队者站在队列之前,其余的人整齐的站成方块。大喇叭嘹亮恢宏。不说话,不交流,只需跟随音乐,跟随规范动作,抬手伸腿,抱头扭腰。
在人群中隐匿还是凸现自己。在集体中消解还是寻找自我。我不得而知。
孤独是什么呢?是一个人的独处还是在一起却彼此陌生不相融。置身于群体中,不必选择和思考,也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吗?自愿交出自我?选择是如何做出的呢?
宗族伦理,血缘伦理,家国天下。如果没有人和神的联结,是不是就只剩人和人的连接?于是,不要一个人的孤单,只要一群人的狂欢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选择的自由和自由的选择,是问题的一体两面。只是,于我,还是让独自散步的归于散步,群体之舞归于群体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