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记得高三那个暑假,一个人提着个破箱子,抱着一本《平凡的世界》由北方辗转南方打工,带着对社会的畏惧和好奇。带着这本书,所有未知的苦难都不怕,书中的故事和自己本身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姐姐哥哥因为家贫而早早退学,人多土地少,粮食不够吃,从5岁起便到田里做农活,所以从来不怕吃苦,更不怕受委屈,因为总会想到书中的孙少平,仿佛觉得他便是现实中的自己,无论身体如何疲惫,心中受多大的委屈,都不曾含泪的倾诉,因为觉得,任何身体所能受的苦,都不能称之为苦。这一切都是对自己的磨练,就是为了塑造更完整人格的苦难,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总让人心生敬畏。也始终相信,无论多么细小多么平凡的事情都可以显现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那时,虽然做的是日复一日机械化的工作,可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让我觉得,因自己双手劳动而来的疲惫很充实,很踏实,平凡并不代表着平庸。
时过多年,仍然记得当时那个平凡而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自己,多么天真而顽强,倔强而可爱,在内心里有一个安静自醒的世界,有一个用文字和思想筑起的世界,没有浓烈的爱,没有忘我的思念,生活清浅平淡,可却过的安宁,因为有那个内在的世界。
如今生活平淡一如从前,却有许多情感控制不了。踏入社会,终知道这是个喧嚣浮躁、物欲横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很难看清自己,既怀抱残存的理想主意,又显得唯利是图;既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又不肯下功夫。这也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都习惯于道听途说,并且信以为真,却不肯沉下心来去相信自己的思考和眼睛。这又是一个冷漠孤独的时代,眼看着自己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一点一点走远,却说是成长,是现实。明明很孤独,却要告诉自己这是成熟,成长的代价。明明很想念却开不了口诉说,明明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却告诉自己是责任,要担当。总是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压迫着这个世界,每个人有着说不出的痛苦和烦恼,真是万马齐喑究可哀。
其实,自小就胸无大志,只想种些田地,房前种花,房后种菜。三几好友,下棋喝茶,闲来垂钓碧溪上。轻舟已过万重山,了此一生,足矣。
说到底,还是一个回归的过程。迄今为止,庆幸的是,还能够看的到当初的愿景。每日的扮演着不同角色,时间久了,总归会变了当初的模样。或许只有这样的苟且才能更多一点的改变这宿命,才能更快一点的走进最真的世界里去。工作两年,每当看着茫茫人潮,大多都是奔波一生,总是不确定是否可以回归到那个安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