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发现孩子近视后,研究了很多防控近视的方法,写下了下面这篇文章。
一年过去了,一直在坚持下面的立体防控措施,近视防控效果不错。
总体而言,虽然近视司空见惯,但感觉身边很多家长对于近视了解并不深入,对于近视的防控重视也很不够。
发在这个平台,或许可以给有需要的家长们点滴启发和帮助。
我并不是一名眼科专业人士。只是在发现孩子轻度近视后,理工科出身的我,不想只是被动接受,于是通过各方面渠道,真正去了解近视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关于近视的防控,一直有不少争议。本文中支持的个别观点,一些主流眼科医师也并不一定认可,甚至会引来不少质疑和嘲讽。但是,我仍然相信自己在深入了解近视原理后、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在我们这个近视率如今位居世界第一位、学生近视率超过70%的国家,近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与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环境相比,这个世代充斥的近视危险因素要复杂得多:更强调孩子广泛阅读的社会环境、更多需要近距离用眼的素质培养、更重的学习负担和课业压力、更少的户外活动时间、更多的电子产品辐射。。。
记得上小学前带孩子去医院验视力,那时候并没有近视,但医生说了一句让我现在印象深刻的话:现在不近视有什么用,早晚得近视。我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对于孩子近视的问题,似乎整个社会都已经麻木和无奈了。但随着孩子身体的快速发育,学习压力和负担的急剧增加,我十分担心孩子近视度数会快速增长。似乎为人父母的我们,除了给孩子不停地换度数更深的眼镜外,无能为力。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也是看到很多家长,就像以前的我一样,对于近视的防控并未真正了解。
有时候真相确实很残酷,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去了解真相背后的原因,看看除了被动地接受,我们还能主动地为孩子做些什么。
1 关注近视的原因
近视,曾经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然而,从今年6月份开始,却成为我生活中不得不时时面对的一个问题,并且将会伴随很长很长的时期。在我的孩子9岁以前,我和妻子从未想过他会近视。因为,我们的视力都非常好,甚至,我们双方家庭追溯到爷爷那一辈,都没有近视的先例,我们很庆幸没有遗传因素。并且,孩子从小就很少看电视、看手机、玩IPad,这些现代电子产品的辐射因素,我们也一直自认为控制得还不错。然而,他还是近视了。
在那个学期,我和妻子工作都很忙。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我们没有经常陪伴。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歪头写字很厉害,我的心开始有不详预感。过了几天,医院的散瞳结果给了我们一个晴天霹雳:双眼近视125度。我开始深深地自责,为我们的过度自信和骄傲而自责,为我们没有提早发现而自责,更为我们没有真正去了解近视及其预防而自责。
我开始回顾一切可能的因素:或许是孩子很早就喜欢阅读,5岁多开始弹钢琴,又或许是写字姿势不对,书桌太高,房间光线不够明亮,台灯没有每次放在左手边。。。。。。
问题发生时,要将原因笼统地归结为其中某一个因素非常容易,但是要避免所有可能因素综合产生的不幸结果,却很难。所有近视的根源,当然都在于近距离用眼过多。只是,生活在以文明和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如何能掌握这个度,似乎找不到答案。最令人担心的是,孩子的近视可能会随着身体发育而不断加深,尤其是未来还要面临越来越繁重的学习压力,会加深多少度,会不会长大后变成高度近视,有没有什么方法有效预防,这里面充满了未知。
对于医院而言,轻度近视是很常见的问题,因为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配一副近视镜。度数增加也是很简单的问题:就是换更深度数的近视镜。但是对于孩子和家长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近视的发展是未知的,度数会加深多少也是未知的,而最终承担这个代价的不是医院,而是我们自己。
因此,成年人如果有一百多度近视,根本就是很小的问题。但是,孩子在尚且9岁的年纪就如此,身为父亲的我,觉得除了简单掏钱配一副近视镜,我需要做得更多。况且我还不想让他那么早地戴上近视眼镜。于是,我开始深入了解近视的原理,通过各种渠道,通过国内外信息资源,去寻找各种近视预防或控制近视度数加深的可能方法。我依据自己实践的体会,将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做了一个总结和排序。
2 近视的原理
在讨论各种方法之前,可以先简单分析一下近视的原理。眼睛的结构很复杂,这里只讨论常见近视最关键的水晶体、睫状肌以及轴距。眼睛的自动对焦,取决于通过收缩和放松睫状肌,以此改变水晶体厚度来实现。水晶体就像一组凸球镜片,而睫状肌则可以改变镜片的形状。当眼睛看远(6m以上)时,睫状肌放松,水晶体最薄,远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当眼睛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水晶体变厚,近处物体可聚焦在视网膜。
如果当眼睛睫状肌处于过度紧张收缩状态,没有得到及时放松,从而引发痉挛,此时即使看远也会模糊,因为睫状肌无法自动放松,称为假性近视(痉挛性近视)。只要通过有效措施使痉挛解除,则视力会恢复正常。当假性近视没有及时消除,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则会导致眼轴不断伸长,从而发展成真性近视(轴位性近视)。真性近视一旦形成,则无法逆转,最理想的效果也是保证近视度数不增加,或者在极个别情况下,度数可能略有减少。现实中还会经常出现混合性近视,即近视度数中有一部分是真性近视,一部分是假性近视。
关于近视度数的概念,以前没怎么注意过,等到真正了解后着实惊出一身冷汗。很多人觉得100度的近视算很浅了,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近视度数(屈光度,D)的公式:
其中:F为我们眼睛的远点距离;D为近视度数或屈光度,1D即100度,2D即200度。正常眼睛能看清楚很远的距离,因此F很大,D为0。而对于100度(1D)的近视眼,则远点为100cm,即超过1m就开始模糊;200度(2D)时,则只能看清楚50cm内的东西;500度(5D)时,更只能看到20cm。
此外,上述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眼睛看近时,睫状肌所需用的调节负担力。例如,没有近视的人看100cm,需要用到1D的调节力;而看50cm需用2D的调节力;调节力越大,睫状肌调节负担也越大,越容易疲劳,也越容易产生近视。
由此可见,近视以后,F的较小改变,就会带来D的较大增长,这也是为什么近视度数会很容易快速增长。因此,与近视的对抗,注定是一场艰巨而持久的征战。
3 近视的防控原则
从上面近视原理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近视预防或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重要原则:
(1) 防止睫状肌长时间收缩;
(2) 减小睫状肌的调节负担;
(3) 及时解除睫状肌的痉挛;
(4) 强壮睫状肌抗疲劳能力;
(5) 减少眼部电子产品辐射;
(6) 提升眼部区的综合营养。
下面从以上原则 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总结一下近视防控的一些体会,并对各措施重要性进行排序(五星为满星)。有一点必须要明确:影响近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近视防控的措施也一定是立体的。
4 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对应原则(1);
重要性:五星
记得以前读到过一篇文章,一位眼科博士说他的眼睛能够一直非常好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坚持学习40~50分钟(睫状肌收缩),就看远(绿)10分钟(睫状肌放松)。毫无疑问,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近视防控的最重要原则。只不过,很多家长并不怎么在意,甚至,即使孩子已经近视戴上近视眼镜后。有很多次,在课外的兴趣班上,课间休息时,我会拉着我的孩子走到窗边眺远放松。此时,很多家长却选择继续让他们的孩子玩手机、玩IPAD或者看书,而此时他们的孩子其实已经戴上了近视镜。
我的孩子一直很喜欢阅读,这其实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事。但是,我现在后悔的是,虽然我们培养了他热爱阅读的习惯,但却没有同时培养他良好的用眼习惯。所以当孩子近视后,最重要的就是,让他在学习娱乐的同时,要懂得如何爱护他的眼睛,毕竟眼睛是要用一辈子的。下面归纳了几点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习惯:
(1) 近距离用眼40~50分钟,看远(绿)10分钟。我叮嘱孩子,在学校两堂课的课间,一定要走出教室看远(绿)或者活动;如果不能出教室,可以做眼保健操或闭目休息,但一定不要看书或写作业。在家里学习或看书时,有一个闹钟陪伴,45分钟提醒,或者看远,或者热毛巾敷眼,让眼睛充分放松。
(2) 学习时坐姿正确,不趴桌,不歪头,一拳、一尺和一寸。进入小学,开始要大量写字。写字其实非常费眼,尤其刚开始练习时,一笔一划非常慢,眼睛需要目不转睛,很容易疲劳。此时,如果坐姿不正确,趴桌或者歪头,很容易导致近视甚至斜视。一方面要不断耐心叮嘱和提醒孩子坐姿;另一方面,在家里,可以使用坐姿矫正器帮助孩子养成习惯。
(3) 移动、开车时勿近距离用眼(看书、IPAD和手机等)。这一点,我们在孩子近视前没有特别在意。有时候开车长途旅行,孩子坚持要在车上看会书,我们虽然知道这样不是很好,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但其实,移动或开车的时候近距离用眼,是非常伤眼睛和造成近视的。有时候在街上,会看到一些家长骑着电动车,孩子戴着眼镜坐在后面,却仍然拿着一本书在看,我心里面会有些难过。阅读习惯的确很重要,但合理的用眼习惯更重要。
(4) 孩子早期尽可能少接触电子产品。这点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决心。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控制。从辐射角度来讲,手机>IPAD>电脑>电视。所以,我的原则是:手机坚决不让孩子碰。IPAD和电脑可偶尔用于简单学习或娱乐,每次不超过20分钟;电视可通过笔记本相连,放一些英文动画片或纪录片,连续观看时间不超过40分钟。
(5) 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这点理论上都懂,但大城市中,随着孩子年级升高,孩子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实际操作时都会遇到困难。你只要每天放学后去各个操场看一下,除了训练的足球队,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孩子非常非常少,这确实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所以,我现在每天放学后,都会尽可能带孩子去学校操场跑步、快走1小时,一方面放松眼睛,另一方面也锻炼耐力。周末也尽量保证至少要有两个半天打篮球、爬山等户外活动时间。另外,每周1次乒乓球和羽毛球,虽然是室内运动,但需要快速转动眼睛,因此对近视防控也很有帮助。在这个竞争惨烈的教育环境,健康的心灵、强健的身体和耐力其实更为重要。
(6) 叮嘱孩子不眯眼、斜眼。眯眼是依据小孔成像原理,让远处物体变得更清楚,但同时会加重睫状肌收缩,因此经常眯眼会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增加;斜眼则容易加大两只眼睛的视力差异,甚至会发展为斜视。由于我的孩子近视度数不高,同时在学校座位也靠前,基本能看清楚黑板,加上孩子近视后自己也很重视,自我管理能力也比较强,所以我暂时没有给他配近视镜,但叮嘱他对于远处个别看不清的字,不要眯眼和斜眼,可以问旁边同学。但如果视力下降影响了课堂学习,或者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则最好在看远时佩戴近视镜,防止孩子养成眯眼和斜眼的习惯。
5 看近时佩戴凸透镜—对应原则(2);
重要性:四星
这个方法是颇具争议性的,但却是我认为除了用眼习惯外,对于孩子预防近视、治疗假性近视、控制甚至恢复轻度近视,成本最小但却最有效的方法。
从光学上来说,近视镜是凹透镜,而凸透镜则是俗称的“老花镜”。凹透镜看远清晰,但东西会变小;而凸透镜看远模糊,但看近清晰,东西会变大。近视镜(凹透镜)用来看远,远视镜(凸透镜)用来看近,其实是光学上非常简单的道理。如佩戴近视镜看近时,虽然也看得清,但字体变小了,其实眼睛更容易累;而佩戴凸透镜看远时,则眼前会一片模糊,但其实眼睛是放松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凸透镜不是指那种随便购买的三四十元一副的老花镜,那种老花镜透光率低,度数不准,对眼睛反而有伤害。其实,眼镜店售卖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凸透镜,一般也就150元~300元左右,透光率高,度数准,质量可靠。
因为凸透镜俗称老花镜,所以你如果和很多人说,近距离学习时让孩子戴老花镜防控近视,他们会很不理解:老花镜不是老人戴的吗,怎么能让小孩子戴?但其实从光学上来说,老花镜就是凸透镜而已,根本不是专门给老人戴的。记得网上有报道,说前几年广州有一所学校,试着让学生戴凸透镜阅读写字,结果过了几个月,家长有意见说怎么让孩子戴老花镜,后来就此作罢。
其实佩戴凸透镜就是眼科医学上俗称的雾视法,用来治疗假性近视或者验光之前用来缓解眼部肌肉痉挛,所以毫无疑问,佩戴凸透镜时可以让我们的眼睛处于更放松的状态。雾视法在100多年前就由德国眼科专家发明和使用。我国80年代的一些老眼科医生对这种方法也非常熟悉,著名的老一辈眼科专家刘东光、钟润先等,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著作中都提出可以应用雾视法预防和控制近视,即在长时间看近时佩戴凸透镜,是一种有益无害的近视防控手段,在80年代我们国家的教育部也曾大力研究并推广。香港有一位视光师梁彦康写了一本书《你戴错眼镜啦》,其中对于雾视法的原理以及他应用雾视法的案例有详细描述,正是因为这本书,让我真正了解近视和雾视法的原理。
下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佩戴凸透镜看近的原理。前面提到,用来计算近视屈光度数的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眼睛看近时的睫状肌调节力(用D表示)。调节力越大,表示睫状肌越紧张,近视度数越容易加深。
例如,正常视力的人注视33cm处约需300度(3D)调节力;200度近视的人由于远点变近,不佩戴眼镜时,则只需100度(1D)调节力。所以近视的人裸眼看近,比不近视的人更轻松一些,但看近轻松,看远则不清楚。
如果200度近视的人佩戴200度近视镜后,可以将眼睛的远点矫正到正常水平,但用来看近时,眼睛调节力又由1D增加至约3D,眼睛调节负担加重。
但如果看近时选择佩戴200度凸透镜,相当于在原来近视度数基础上,人为再增加了200度近视,虽然看远模糊,但看近更为轻松,此时注视33cm的调节力比裸眼时再减小2D,从而为-1D,比戴近视镜看近时的调节力(3D)小了4D,可见调节负担大大减小。
但为什么近年来,雾视法用来防控近视没有被大面积推广呢?原因可能有二:
(1) 无利可图。200元左右的凸透镜,看近时坚持佩戴可以防控近视,没有什么商家有动力推广。虽然也有基于雾视法开发的一些非常昂贵的各种眼睛治疗仪,但其实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凸透镜,所以如果懂了雾视法原理就心知肚明。
(2) 效果依佩戴时间和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戴近视镜矫正视力立竿见影,马上能看远;而戴凸透镜则需要长期坚持看近时佩戴,且具体效果每个人可能都不太一样,很少有人有耐心和毅力坚持,这也是雾视疗法难以获得大规模临床实证的原因。
但实际上,对于近视的防控,目前没有任何一项措施经过大规模临床实证。近视镜只是让你能够看远看得清而已,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越戴度数越深,最后成为了高度近视,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此来否定近视镜?中医不也是因为没有大规模临床实证而总是被人否定吗?其实,在网上搜一下,国内外有不少证实雾视法有效的个人案例。
我自己体验了下看近时戴凸透镜的感受。有段时间由于看电脑和手机过多,眼睛特别疲劳,平时总感觉眼前很模糊,一度怀疑自己视力下降很多。后来我看电脑、手机和阅读时,坚持戴100度的凸透镜,感觉眼睛轻松了很多,一周多就消除了我之前的疲劳感。目前,我让孩子在写作业、阅读、弹钢琴、玩乐高等近距离长时间用眼时,戴上150度凸透镜。在家里时,由于房子很小,所以基本上都戴着。在学校则叮嘱他在自修课需要长时间写字时佩戴,在户外或者需要看远看清楚时则不戴。
这里我总结几个佩戴凸透镜的要点:(1) 凸透镜度数开始佩戴时以100~200度为佳,虽然度数越高,看近时眼睛放松效果越好,但更容易头晕;(2) 刚开始戴凸透镜时会头晕,但绝大部分人20分钟后就适应了,我的孩子就第一次有一点头晕,后来就没有了;(3) 戴凸透镜看书时,在保证能看清楚的情况下,将书放得尽量远一些的位置;(4) 佩戴凸透镜,需要坚持并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坚持才会看有预防和控制效果。(5)即使戴凸透镜,也切记要在近距离用眼一段时间后看远放松,良好的用眼习惯是最重要的基础,不管戴不戴凸透镜。(6)预防甚于治疗。其实,在孩子还没有近视的时候,长时间看近就佩戴凸透镜,对于缓解眼睛肌肉紧缩,预防近视十分有益。
6 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对应原则(1)(2);
重要性:四星
我们对于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以前并没有特别重视。但孩子近视后,我们对学习环境进行了一些改造,主要包括:
(1) 书桌靠窗。之前孩子的书桌对着墙,这对眼睛其实很不利。一方面没有自然光,另一方面当孩子写作业累了抬头时,无法看到外面远处让眼睛放松。所以,后来我们将书桌挪到了窗边,自然光更加充足,孩子有时思考问题会看着窗外,也就相当于望远放松。
(2) 选择可调高度的学习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之前孩子的桌椅都是用的大人的,其实高度各方面不是很合适,但我们没有太在意,回想起来,这可能也是他不良写字姿势的原因之一。后来,我们就重新买了可调高度的学习桌椅,随着孩子身高增长而调节,再辅以坐姿矫正器,孩子的坐姿得到了很大改善。
(3) 选择无频闪、色温4000k左右的台灯。台灯的选择也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只是随便买个所谓的护眼灯,并没有去深入了解对于眼睛保护最重要的参数。后来查了资料,首先是要无频闪,其次是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色温在4000k左右的光线最适合长时间阅读。无频闪很多台灯都会标出,但色温这个指标却不一定。色温越高,光线越白亮刺眼,越低则越发黄柔和。4000k的色温就是略带一些黄色的。卤素灯(钨丝灯)光谱最全,色温较低,所以很多人会说更利于保护眼睛。但大部分卤素灯泡的色温在2800k左右,我个人觉得色温有些偏低。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一款大品牌的无频闪、色温4000k的LED学习台灯,价格也就300~400元。
(4) 放大钢琴谱和尽可能选择较大字体书籍。不少人说练钢琴和近视有必然联系,我个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任何近距离用眼,都是导致近视的因素,包括:阅读、练琴、练字、画画,甚至玩积木等。我自己小时候也练过几年脚风琴,但也没有近视。关键还是在于应对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措施是放大钢琴谱,再加上佩戴凸透镜,以及适合的台灯,有助于减少眼睛疲劳。同时控制练琴40~50分钟后,立刻看远10分钟或者毛巾热敷放松眼睛。此外,在给孩子选择课外书籍时,尽量选择字体较大的书,这样孩子看书时眼睛更不容易疲劳。
7 每天进行转眼训练—对应原则(4);
重要性:四星
转眼训练是锻炼眼部睫状肌、提高眼部肌肉抗疲劳能力的最佳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提升睫状肌的弹性,不易产生痉挛导致视力下降。转眼训练的一个最大优点是随时随地可进行,但有一个原则,应尽量在眼部充分放松后锻炼,而不要在刚刚长时间看近后马上进行大量练习。因为,眼睛长时间看近时,此时睫状肌已经处于收缩状态,如再立刻进行大量转眼训练,容易导致眼部肌肉进一步疲劳损伤。就像锻炼身体,刚刚跑完10圈,身体还很累没有缓过劲,又要去跑10圈,身体肌肉可能会产生抽筋、劳累过度等问题。所以:目前我正常让孩子每天转眼训练三次的时间段:(1) 早上刚起床,吃早饭前;(2) 中午在学校吃完午饭后;(3) 晚上洗完澡后。
对于转眼训练的方式有很多种,我选择了其中的三种,组成为一套:(1) 眼球顺时针转10圈,然后再逆时针转10圈,这样交替总共转100圈,转动时尽量将眼球拉到视野的边界,中间如果觉得累了就闭眼休息10秒钟;(2) 眼球左右快速横向拉动100个来回,同样尽量拉到视野的边界,累了就闭眼休息10秒钟;(3) 水平伸直手臂,眼睛快速交替看手臂前端、后端100个来回。这样一套坐下来,快一点大概在10分钟左右。
8 经常眼部穴位按摩——对应原则(3);
重要性:三星
眼部穴位按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尽快解除眼部睫状肌肉的紧张状态。尤其当睫状肌已经产生早期痉挛时,眼部穴位按摩能够及时予以解除,但前提是要在身体放松的状态下,要有一点力道(不是触摸),要有一定的时间。其实,眼保健操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眼部穴位按摩方法。但问题是,很少有小孩子会很认真投入地做足够的时间。因此更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平躺下来,全身心放松状态下,由大人来实施。如果家长太忙没有时间,可以隔三差五送到一些专门的眼睛按摩保健机构去,他们有丰富的眼部穴位按摩经验。如果家长自己有时间和耐心,也可以自己在家里经常实施,并且为了提高效果,可以购买中药制成的眼部按摩膏,网上也有很多眼部按摩流程的介绍。
按摩时基本步骤为:(1) 让孩子平躺,全身放松;(2) 毛巾热敷,让孩子眼睛放松;(3) 在眼部周围穴位擦少量按摩膏;(4) 按照眼保健操的穴位走一遍,节奏缓慢,力道适中,全程按完应在20分钟左右。如果一周能保障3~4次20分钟左右的按摩,对于预防睫状肌痉挛是十分有帮助的。
9 使用防蓝光屏幕和眼镜—对应原则(5);
重要性:三星
随着孩子长大,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会越来越频繁地接触电脑等电子产品。比如:学英语,孩子喜欢看英文动画片和电影;课外知识,孩子喜欢看一些动物、地球或科学纪录片;电脑信息知识,孩子越来越喜欢scratch等一些趣味编程软件。因此,我们能做的,除了控制使用时间,还有如何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眼睛的辐射,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减少电子设备蓝光辐射。蓝光是电子产品辐射中对眼睛伤害最大的。虽然关于蓝光的直接伤害到底有多大在科学上存在较大争议,但有一点毫无疑问:长时间的蓝光辐射,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劳,睫状肌痉挛,并可能影响眼睛生理发育,诱发眼部病变,从而引起近视快速发展。目前一些大品牌电视、显示器都已经有相应的防蓝光(过滤蓝光)产品。因为孩子有时喜欢在笔记本电脑上学软件或看电影和纪录片,所以我就买了一个25寸大的过滤蓝光显示器,然后与笔记本相连,这样孩子离得又可以比较远地操作和观看显示器。我自己亲身体验了防蓝光显示器,色温上确实比普通显示器更柔和,眼睛不容易疲劳,孩子的反映也如此。
(2) 佩戴质量可靠的防辐射眼镜。有些场合,比如学校的信息课没有使用防蓝光显示器;或者使用防蓝光显示器后觉得还不够放心,就可以再使用防蓝光辐射眼镜,进一步防止蓝光进入到孩子的眼睛。国内也有一些眼镜厂家生产这类眼镜,不过出于质量安全可靠的考虑,最终多方比较,还是选择了日本最大的眼镜品牌,通过日本的朋友帮忙,代购回来一款专门针对孩子的电脑防辐射镜。这款眼镜的镜片有两种类型,一种纯透明的,一种是略带茶色的。前者蓝光过滤率低一些,后者则高一些,但都符合欧盟标准。从介绍上看,茶色那款更适合夜间关灯后使用电脑时使用,但价格贵一些。不过出于蓝光过滤率的考虑,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茶色那款。我自己试戴了一段时间看电脑和手机,感觉确实没那么累,孩子也反映看电脑时轻松多了。
与佩戴凸透镜一样,佩戴防辐射眼镜也要建立在良好的用眼习惯上,因为它们都只是降低了同等看近时间下的眼睛疲劳,进而减小视力下降风险。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然后立刻看远放松,不管戴不戴防辐射镜。
10 饮食保健提升眼部营养——对应原则(5);
重要性:两星
孩子近视后,查了很多资料,对眼部视网膜很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叶黄素、玉米黄质、花青素、胡萝卜素、DHA、维生素等,可以提高眼部防辐射能力、抗老化能力、抗疲劳能力等等,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补充:
(1) 饮食方面。猕猴桃(富含叶黄素)、玉米(富含叶黄素)、蛋黄(富含叶黄素)、蓝莓(富含花青素)、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目前,尽量让孩子早上吃一个猕猴桃和一个鸡蛋。炒菜经常吃胡萝卜,有条件时啃啃黄玉米。从饮食方面多摄入营养物质是最安全的。
(2) 儿童叶黄素片和鱼油。选择这两款保健品的原因,是因为国外朋友的介绍。经过筛选,分别从新加坡和美国选择了两种。新加坡也是世界近视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本土药店有一种专门针对孩子的纯植物提取叶黄素玉米黄质复合片,所以托朋友从新加坡买了邮寄回来,给孩子补充眼部营养。另外一种保健品,是一款美国的纯天然儿童鱼油(富含DHA、EPA、维生素等)。鱼油有很多种,但绝大多数都有胶囊,而胶囊含有重金属风险,个人觉得不适于儿童服用。而这款美国儿童鱼油最大的特点有两个:袋装挤压,没有胶囊的重金属风险;水果口味,孩子比较喜欢。并且,这两款保健品价格在国外都是很常规的价格,不像国内一些利用概念炒作起来的产品,不仅价格奇高,而且夸大效果。
结 语
上面提到的那些措施,我深深地体会到坚持不易,考验的就是耐心、细心和毅力。与近视的对抗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真正结束的那天,只有等到孩子高中毕业时,身体发育完全、视力发展稳定。
孩子近视的发展,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而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已知,然后与孩子一起微笑着面对未来的结果。
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经常会幻想一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在若干年前看到这篇文章,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