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植物没有了水会死,孩子没有了鼓励会枯萎,会逐渐丧失不断探索的勇气,正面管教便是一种鼓励的方式,能让孩子感受到内在的价值感和能力感。
现在,想象一下自己是孩子,分别在听到以下两段话后的看法——
全是A,太棒了,妈妈要给你买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
你这么听话,妈妈真开心!
你是你们班最棒的!
好棒,这就是妈妈希望的结果。
这次考试得了A,妈妈看到了你付出的努力。
你一定很为自己自豪吧?
能给我讲讲你的这幅画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相信你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下次能做得更好。
听出来这两段话的差别了吗?第一组是表扬,第二组是鼓励。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表扬是针对人的好的评价,是对完美的称赞,表扬认可的是结果,态度是从上向下的。
鼓励是针对事情和行为的肯定,认可的是改进的行为,态度是平等的。
表扬是有条件的,鼓励是无条件的,我们往往对考了100分的孩子进行表扬,却很少有人会表扬考了60分的孩子,然而,考了60分的孩子却更需要鼓励。
习惯于被表扬的孩子会依赖别人的评价,但靠鼓励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用通过别人的好评来找到自信,自己就能获得力量。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群孩子分成两组,这些孩子都被要求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他对第一组完成了拼图的孩子说:“你表现得很出色,你刚才一定很努力。”并对第二组孩子说:“你完成得很出色,你真聪明!你真是拼图的天才!”
两组孩子听到以后都很开心,接着,助手拿来另一组智力拼图,告诉孩子们这是难度更高的一组拼图,问孩子们愿不愿意挑战。
第一组被夸努力的孩子们,都欣然地接受了挑战,第二组被夸聪明的孩子们却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了挑战。
这就是表扬和鼓励最大的差别,表扬让孩子的心理阈值升得很高,形成了一种压力,觉得要是自己做的不好了,没法得到表扬了,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鼓励却让孩子发现内在的动力,愿意坚持尝试的机会,更有勇气。
接下来的故事也能充分说明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有一个独居老人住在小区一楼,位置靠近游乐场,每天中午都有几个男孩玩得不亦乐乎,吵得老人无法午休。
于是,他观察了一下这些孩子,找到其中领头的一个,告诉他:“你们每天中午都在这里玩很不错,我都被你们快乐的情绪感染了,为了鼓励你们天天来玩,我会给你十块钱,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说着,他给了领头的孩子十元钱,在那之后的两天,这些孩子都兴高采烈地来游乐场玩,第三天中午,老人又找到领头的孩子对他说:“我想了想,每天给你们十块钱太多了,我决定还是给你们五元吧。”
钱变少了,孩子们显然不开心了,但是总比没有的好,孩子们还是玩起来了。
又过了三天,老人对领头的孩子说:“抱歉,我想了想,还是不要给你们钱了吧,你们这样玩已经很好了,我已经满足了。”
领头的孩子一听,很生气:“什么?我们这么认真地按照你说的在玩,结果现在都不给钱了!”然后,这群孩子就离开了这块游乐园,老人又能安静地午休了。
在十元变五元,五元变零元的过程中,孩子们找不回一开始玩乐时纯粹的快乐了,他们对快乐的期待从玩耍变成了拿钱,当钱没得拿的时候,他们也就不想在这玩了。
这是个典型的由内部驱动变成外部驱动的案例。家长需要关注长期效果,孩子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表扬。
那么,如何区分自己在做的是表扬还是鼓励呢?有以下三点可以参考——
1. 我们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在让他们依靠别人的评价?
2. 我们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居高临下?
3. 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表扬就像糖果,长期吃对健康不利,还会蛀牙,鼓励则是维生素,可以每天吃,能让孩子得到滋养。
鼓励的分类
1. 启发式的鼓励:
句式:你是怎么做到的?
2. 描述型的鼓励:客观描述事实不作评价。
句式:我看到……
我注意到……
3. 感谢型的鼓励:发自身心感谢,感谢孩子对家庭做出的贡献,
句式:谢谢你……
我欣赏……
4. 授权型的鼓励
句式:我相信你能……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