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词按:
前些天老师推荐了一个育儿科普大号让我关注,于是我也尝试写一写育儿类文章,以下是我的第一篇习作。
我是一位二娃宝妈,大的9岁,小的2岁。但其实从练习写作开始,我从未想过要写育儿类的文章,而且平常在线上社群,我也从不愿意用宝妈这个标签。
去年,我在中小学补习机构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好像不太适合,因为,看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似乎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从小的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始终是第一位的。
可能是我有一些逃避。加上后面,我学习和关注的,都是新知阅读和认知迭代方面的。我的教育理念倾向在于,重视从孕期到幼儿早期的尊重和理解,即现在辛苦三五年,之后轻松一辈子的想法。所以,不喜欢那样一种教育方式,比如总是问一些表面问题,想用偷懒的方式,寄希望于他人或机构,来判定和解决孩子的困惑。
我想看到真正有利于帮助父母和孩子,并且马上可以践行的一些方法的内容,当然根本还是在于真正愿懂、想懂、能懂孩子的心,愿意花心思和孩子一起成长。
以下是我的尝试。
前两天回老家,遇到朋友朵朵妈,说起孩子期末考试。
朵朵妈说,这次朵朵数学和英语总共只扣了2分,语文却扣了12分,失误了,孩子懊悔了许久。等试卷发下来时,确实是因为基础不牢,平时积累不够,在一些细处不应该出错。往往我们后悔的,不是自己不会的,恰恰是会的却做错了。
让人意外的是作文这部分挺不错的,仅扣1分。全篇整洁,有条理,分段清晰,主要是故事有想象力,读来有价值。
我不禁问起朵朵妈,是怎么让孩子作文这么出彩的。
原来,这还要追溯到孩子小时候。朵朵妈说,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尊重朵朵,把她当一个独立的人,理解她包容她。
所以很早,她的语言表达就很不错,能很清楚讲自己的需求,到户外活动了,观察新鲜事物很仔细。一直比较讲道理,从不胡搅蛮缠。
其次,朵朵妈会和孩子玩一些游戏,比如到现在,朵朵还记得一个游戏,就是一件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两个人连续几天都在想,后来总共想出了四十多种。还有,比如两个人各出两个词语,然后开始互相编故事接龙。
第三,是朵朵妈培养了自己阅读的习惯。想让孩子感受什么,先自己做起来。孩子需要想象力,大人也一样需要呀。
大多数人以为,知识是知识,想象是想象,前者可以学习,后者就看运气了。原来不是这样的。心理学上不这么认为。
美国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认为,儿童对现实世界的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不存在世界的想象力,其实是用同一种能力。
朵朵妈又发现才2周岁的小娃,也挺能异想天开的。比如,他用小圆塑料凳倒过来,用来装各种积木和小玩具。装了之后,还能用来炒菜,一会上一个菜,用小手拈一块给尝尝,会说太咸太淡,硬了,没熟,太辣等等。还乐高搭的积木车开着到处跑,玩加油付钱的游戏,一会加300,从口袋掏钱,一会维修又掏几百,等等。
《最强大脑》Dr.魏说,不要小看这些小问题,想象是能改变未来的,因为当孩子能够考虑世界的另一种状态,思考各种可能性,他就真能对当前的世界有所行动,让它成为可能的样子。Alison Gopnik教授甚至认为:“是想象力让我们开发新工具、定制新计划和创造新环境。”
Dr.魏特别推荐一种叫 “反事实想象”的想象方法,它的意思是把现实中一个条件或者因素给替换掉,然后想象会发生什么。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锻炼创造力。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
昨天那件事情,如果……会怎么样?
那件事情,现在换成这样,会怎么样?
明天什么又变了,事情会怎么样。
想上学后,孩子作文不操心,秘诀原来在这里。
从小,和孩子多玩“假装游戏”,多练习开脑洞。
孩子写作文,不是上学才开始学,而是从小就一直在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