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开始前,先分享一下最近生活中的某个片段。
我今年三十,已经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的某个偏僻又闭塞的小镇里呆了七年,平时工作内容单调乏味、、方法陈旧滞后,让我不堪忍受,想霸气地来它个“世界那么大,俺也要去看看”,却总能找出一堆阻碍的借口——没时间、没钱、领导不准假……其实我也明白勇气也好、胆量也罢,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配不上梦想。所以,我想换个环境才是脱离此处的最实际的办法。
可是机会在人的一生中出现的几率少之又少。
前段时间,机会来了,一个高大上的单位招人。我一听就来劲啦!准备努力用一把劲,争取一下,可是兴奋过头了,人家后面带着条件呢——中文、会计、法律专业以外的不予考虑。
“我勒个去,这是让姐儿老死这儿的节奏啊!”情绪一下绝望了,由此悔恨到当初没长眼,选了个不招人待见的专业,又由此又陷入绵长的假如中去想,如果当初怎样的话,现在就不会怎样了……
然后我又把现在人生不顺的原因都归于当初的选择错误,一步错,步步错,这样就离当初的设想越来越远,直到想法幻灭,过成了一副“干脆就这样吧”的样子。
2、也因此想到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三十了,我把自己杀死了》,我的个天啊,句句都像在折射自己的人生啊!
十岁时的我,想成为一个面包烘培师,当然首先是因为自己太好这口,一天,我着手开始把奶、面粉、鸡蛋、发酵粉、水摊到案板上准备大干一场,可是面的干软程度很难掌握,半袋面倒入盆里依旧很稀,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成个气候,我退缩了,真不如和小朋友玩儿去好,这样一个面包师在困难和诱惑前秒死了。
十三岁时的我,看到有些有条件的伙伴能拥有自己的自行车,我就想成为一个有手艺的匠人。我准备用木头做一辆酷酷的自行车,为此到处找材料,还做了分类,哪个能做把,哪个可以做车轮,很快院子里摆满了我的战利品,一天,我妈忍无可忍骂我,不好好做学问,竟坐飞机放弃,再不着调的话还要收拾我,就这样一个兼具创意和干劲的匠人在我妈的淫威和人生本该的教条下“哦完儿”了!
然后,十六岁的叛逆,十八岁的写手,二十岁的浪漫爱情……一次次被我自己弄死了。
3、以上两段,其实一脉相承。
选我所选又悔我所选。
究其原因无非有三种,一,对当下的不如意十分不满或者苦恼;二、对支撑不起未来的能力产生怀疑,无望;三,用回忆穿越过去,制造假设安慰内心,填补空虚。
可是,假如真有如果,再给我们一次重新来过,重新选择的机会,我想当初的选择依然也还会再被选择。
因为选择本身并无对与错,选择是人的生物学本能,在特定的环境和状态下都会遵照当时认为最舒适、满意度最高的来选。只是太多的选择被我们生活的世界提出的规则,框架——如精英教育、成功学、功利化……框住后,我们的选择才被复杂化了。
然而事实的本质是,我们明明享受了某个选择带来的欢愉,一旦欢愉褪去,现实袭来,后悔就出来了,这样看人真的很贪心。
即使,你改变了原来的选择,你能确定并保证它能走到底?能确定自己成就一旦不平凡的奇迹?成就后面对依然躲不过的平凡,你会不会又后悔呢?
结果是,无论你如果沮丧,绝望,心灰意冷,决定得过且过,你都还是活着的、呼吸着……
4、所以,我决定不能自欺欺人了。即使我们终究沦为平凡,都要用力,用心的过下去。
选我所爱,用它来不断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激情。
专攻一技,守住寂寞,为自己的人生不断铺垫厚度。
淡化目的,清心寡欲,轻松点往前走。
融入复杂,无论社会还是自然,我们都需要在复杂中不断经受磨练。
等候时机,等它来了,用强大的力量去俘获它。
5、三十岁不早不晚,一切开始都还来的及。
齐白石多大才成名,六六写了多少年不被人看中的剧本……
如果你愿意,三十岁也能活成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