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读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差点就废寝忘食了,一有空闲就忍不住要看几页。原本每天十点半就要睡觉的作息也一推再推。连带着日更都是挤出一点时间来凑一下字数了。
现在刚看到商鞅变法初见成效,秦国日渐强大,成功从魏国手里收复河西失地,战国时期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了,魏国霸主时代已经结束,战国中期的列强纵横拉开了序幕。
这一部分讲的都是秦国的崛起过程,卫鞅变法是其中最关键,也是着墨最多的。
孝公继位时,秦国外交内困。魏国庞涓组织六国会盟计划分秦。秦国无士,秦孝公发出求贤令,真正留下来的少之又少,皆因受不了秦国的穷。那时候的秦国真是穷乡僻壤,天下学子游学都有意避开秦国。
卫鞅去了秦国,也就有了后来的商鞅变法。当时天下都在变法,魏国之所以强大起来,也是李悝,吴起变法后的结果。韩国有申不害变法,整肃吏顿,也在渐渐强大。变法是一个国家强盛起来的必经之路。但是商鞅告诉秦孝公,这些变法都没有触及根本,强不了几代。因为一个国家没有统一且能一直执行下去的法度,仅靠人为,是不可能永远强盛的。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卫鞅开始了他的变法强国。“徙木立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意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变法是及其艰难的,阻力很大。卫鞅坚持诛行不诛心,当未成年的太子犯法引起民愤时,他处置了两个太子太傅,也为他日后埋下了祸根。尽管困难重重,秦孝公还是给了他毫无条件的信任,他是个识人善用,用人不疑的明君。若没有他的信任以及在卫鞅和旧贵族之间的周旋,变法很可能也是半途而废了。果然成大事者,必有坚韧不拔之之志。
这一部分还讲了孟子,荀子,墨子。原来高中时候背的滚瓜烂熟的文章作者们都是这个时期的。这比书上一句作者背景介绍更让人印象深刻。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精彩时代。
其实还可以继续写下去的,奈何太晚,还是先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