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男子在深圳有两套房有辆车,却焦虑得夜晚睡不着》刷屏了,抛开大家热议的他的家庭结构、资产结构、能力结构有问题,想到了关于思维模式的点滴。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离职,入不敷出”。虽然主人公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可我这个无产阶级看着都感觉好心酸,这样生活真的有幸福感可言吗?也许,男子从农村阶层经过层层努力跨入了中产阶级,却一直恐慌着随时会失去这种生活,这种过分的“舍不得”导致他一直生活在惶恐之中。想起之前一个同事说,她老公的唯一爱好就是加班,哪里也不愿意去,而事实上她老公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喜欢加班只是因为也不知道该干其他什么,并不是那种一心扑在事业上,开创新纪元的人。当时听到的时候,觉得有点悲哀。这样的人生,大概就是上班吃饭睡觉吧,毫无乐趣可言吧。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我想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生活结构。生活“环境”真的决定了一个人眼界。一直记得梁宁说过,一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对人一生的影响,远大于为了升学的12年应试教育,或者大学的4年专业课程。因为,家庭与家教,給了一个孩子影响他一生的做事习惯与精神资源。所以,吐槽那些怕影响学习成绩,不许孩子看课外书的家长。你孩子成人之后,一生的所有重要决策,不是基于数学考90分还是60分。而是,从幼年开始,你有意无意提供給他的精神资源,这些将形成他的精神结构——主导他一生的好恶感与羞耻心,他的愿望、梦想与恐惧,从而影响他后来所有的决定。
大多数人都活在单一的价值观里,普遍的认为有房有车生活在大城市才是“真正的幸福”才是人家的赢家才是成功的人生。我们大部分人大多数都是活在别人的意志里的,包括本人自己也是。其实,文章里面的男子也是可以不用“彻夜难眠的”,如果他愿意出售房产,举家到另外的二线城市,比如成都武汉西安,日子也是可以继续很不错的。人啊,总是想抓住已有的不想放手,所以才会自累。
但愿,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无论上进还是平庸的我们,都能热爱自己的生活都能活在自己的真实感受里。真正的生活啊,不该仅仅只有工作,所谓的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位的,工作、房子、车子都是为人服务的,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的辅助工具,希望我们能遵循自己的内心感受,活的自由、平等、包容、进取!
真正的好生活啊,其实就是食得落饭训得着觉天天里笑得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