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是一个十分努力的年轻人,每天在过着早晨6点去挤地铁、晚上10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的生活;为了实现目标,你义无反顾,不辞劳苦,愿意长时间地勤奋工作。但同时你也在陷入深深的苦恼,因为辛苦的努力也许没有收获,拼命的勤奋也许不能令自己满意,于是不由自主地逃避问题,在自我包庇的同时不去另寻出路。许多人在年轻时都有这样的时刻,要找一个不用接电话、没人知道住址的地方躲起来。我们在逃避问题。
除了让人失望的现实外,竞争带来的压力也让人窒息。在竞争过度的社会中,一个机会有几十人、上百人争抢,大大小小的成功都像在过一条拥挤的独木桥。努力的人这么多,我怎样才能比他们更好,杀进优胜者的队列?这时,背着各类压力——包括家人——的“勤奋”不再是正向的驱动力,它变成了效率的杀手。你发现自己落进了一个努力的怪圈:越勤奋就越低效;越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就越想逃离!
我们一直以为努力就会成功,其实这两个根本就不能画上等号。
之所以有人原地踏步,有人飞黄腾达,本质区别就在于“勤奋品质”的高低。而提升品质的途径,无非是调整自己的人生状态,将分析思考提到行动之前,从“因”上用力,在“果”上随缘。
起勤劳,在现在这个飞速发达的社会效率或许是一种更好地表达个人价值的方式,有时候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比埋头苦干更加重要!!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勤奋者,变成一个拥有敏锐的思考力与高效行动的人。
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大的苦涩,都不要去逃避。我们在努力的过程,如果一直不得法,可以思考改变方式。
不管怎样,任何时候都不要采取懦弱的行为。遭到挫败时放弃努力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也助长了畏惧而退缩的心理。当你越是恐惧时,对眼前的问题就越是害怕。一个害怕危险的人,比危险的本身更加可怕一万倍。只有鼓起承担的勇气,你才有机会看到正确的出路。
从来不是“勤奋有没有用”,而是认为“表演勤奋”的这种行为没有价值,这种看似勤奋的行为实质上是一个人“思维懒惰”的保护色。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来概括:
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你很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而这种“思维懒惰”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你成为了“低品质勤奋者”。
我们要做的是深度思考,做个高品质的勤奋人——拒绝思维懒惰,坚持深度思考!
努力也是要有方向的,即使再勤奋,如果方向不对,再努力也是白搭,勤奋最应该讲究效率和方法,否则永远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