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我们真的了解多少?
本周一通知带一本书过来,还有十个左右的孩子没带。我当场宣布,第二天叫家长带过来一一这是之前和家长们己经沟通好了。结果是,这几个孩子不知从哪个途径,每人凭空冒出来了一本课外书,质量还不错。后来听说花钱给人买的,用新书的价格买了一本旧书。(通过一周观察,发现这个班级图书角很受欢迎,每天都有二十几本书被借出,这个图书角,有人专门管理,运行很好,这是后话。)
这就是我们当下的孩子,他们的应变能力让我们这代人叹服。时代在变,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也在变化,如果一直用几十年前的教育理念方法来教育当下的孩子,当下的孩子会买账吗?走不进去孩子的内心,所谓的教育只是一句笑话。
为什么孩子很反感长辈整天唠叨“我这辈子如何吃苦”之类的话。两种社会环境完全不一样。以前是短缺经济,吃不饱穿不暖,父母只要管吃管住就行了,其他的根本不用太操心。那时候的教育,是简单粗暴的,一声不合就一巴掌盖过去。现在还能这样教育吗?现在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了,现在是富足的时代,是过剩的时代,我们给予孩子的爱,也是过剩的。过犹不及,过剩的爱也是一种伤害,有那么多悲剧的发生,都源于这个道理。
不了解孩子,走不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就无从谈起。学生犯错误,不是像以前一样,劈头盖脸吼一顿就行了。这些都是过时的,是没有任何作用。
在以前,制定班规的时候,班主任把条条框框制定好,然后通知下去,叫学生不折不扣去执行,就可以了。现在呢?如果还这样做,到头来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真正的做法是发动大家,让所有的人都积极参与。让各个班委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把反映他们部门心声的规定写下来。比如劳动部门要反映每天值日奖惩,学习部门要反映上课及成绩的奖惩等等,各自不同又各有特色。然后班主任要汇总,初步整理出一版,然下发下去,让大家提意见整改。不断地完善,反复推敲,最后才真正地确定下来。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听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所谓的育人,一言以蔽之,就是有足够耐心,不紧不慢处理琐碎的事。
教育是心灵的碰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最伟大之处在于有足够的耐心。
制定班规如此,其他事也是如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的结果,就是双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