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不是成东青被拒签后大喊“美国人民需要我”,而是他工作之初为了养家糊口做家教时的一个细节:学生家长表示感谢,给他一筐鸡蛋而不是按照约定给钱。电影里的老师看着那筐鸡蛋很无奈……在那个年代,人们送点鸡蛋等土特产就打发课时费的现象很普遍。
古代知识分子羞于谈钱,到现代改变也不大。知识在很多人眼里不能替换为金钱。国外一本书价格昂贵,国内书价便宜而且面临各种侵权的情况;国内一个知识分子的地位,远不及一位娱乐明星;诺贝尔得奖的新闻浏览量赶不上一个明星结婚的消息。国内知识分子的地位很尴尬。
初入大学时,我的生活比较自律,很多同学就说:“明天早上课帮忙应个到,我起不来。”“你帮我完成这份《心得体会》吧,随便弄弄就行。”略懂一点的人都知道,“考勤应到”是有风险的,一个人帮几个人应到,就更玄了;写“心得体会”要有自己的所感所想,完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后来,我的画图能力较同学们更为优秀一点,又有人常这样说:“你帮我画这个CAD图呗,对于能秒图的你来说,就是分分钟钟的事。”我内心的声音是:画图是脑力活动还是体力活动,好吗?秒图不是说秒就能秒的,好吗?你们要自己去画才能有长进,好吗?虽然这样想,但还是碍于情面,我还是尽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结果浪费了自己原本可以用来学习和精进的时间。
在国内,知识一度很廉价,而感情看似无价。尤其是当人用情感来绑架免费知识劳动力的时候。别人用无价的感情来索取你廉价的劳动力时,只是“帮个小忙”,你怎么好意思说不呢?你怎么好意思不帮点力所能及的事呢?你怎么好意思用自己花费的时间、心力去向朋友要钱呢?
近几年,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首选是去考公务员,几百比一的录取率时常有之。为什么有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觉得自己的知识和手艺很难卖个好价钱,难以成功变现。
这一切在近年有了变化,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束缚,让每个人的起点变得越来越接近,达到相对公平。现在,一个优秀的人,可以迅速变现,速度和规模更是超出了你的想象。
你足够拼,才有机会赢。之前习惯了在小集体中混日子的人会越来越难熬,到了大集体中还能拿到前几名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让能力变现。
价值正在回归到人。即使没有社会背景,只依靠自己奋斗,当下依然提供了巨大的变现可能性,是否成功取决于你自己。
有句话说的好:Attract those who believe what you believe.要吸引的,就是相信你所相信的东西的人。我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我相信早起有意义,我就去吸引那些同样相信这些的人,不要试图去改变那些对此质疑的人。你不能对一个习惯晚睡晚起的人说:“早起,跑步。”他不会追随你的。
如果你是职场上的普通人或者是学生,找到自己的人格和魅力的第一步是自问:我到底信奉什么理念?我到底要把什么做到精进,让别人从我这里获得他们想获得的东西?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说它最好,因为知识和匠人精神总算可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可以变现。说它最坏,因为过成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大锅饭”和组织的安全网正逐渐瓦解,任何一个人任何时刻都有可能被社会淘汰。
如果之前在企业中的你,只是一条锁链上的一环、流水线的一站,现在你想真的获得变现能力,就要知道从流水线的第一站到最后一站的全部流程,并时刻思考哪个环节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进步与收获。
独自面对挑战,主动成长时,会有阵痛,但无论成败,都是新篇章。
你要做一台小而美甚至大而全的机器,而不再是一枚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