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一个女生匆匆忙忙打来电话:“老师,我想跟您请个假,我们家那边的***中学来面试,我想回去看看!”说实话,对于一个中途接班的辅导员来说,对很多学生,我都做不到知根知底地了解,相信他们对我也一样,今天来的这个小姑娘就是这样一位,几乎从没有来过我的办公室,我去转宿舍,也很少看到她, 我们的相识,只限于班会时的面对面,我来说,她在听。估计我在她的心里,也会像前几天我看到朋友评论她的辅导员一样——那是一个只会在开学初和放假才见到的面孔。我对这个小姑娘的了解呢,也只停留在纸上,她是哪的人,她在哪个宿舍,她的毕业意向是什么,仅仅凭借这些许地了解,我知道小姑娘要考本校的研究生,而且,已经跟一个老师达成了招收意向,那个老师是我们学校科研做得很牛的教授,最近的一个基金,前景非常好,前期工作也做得非常顺畅,影响因子4点多的论文,已经发了好几篇,项目正好进入了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很需要招贤纳士。对于我这个旁观者来说,这无疑是个绝好的机会,一个好的项目、一个好的导师、一段很好的研究经历,对于任何一个研究生来说,都意味着好的前途和职业发展铺垫,学院里不少老师,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继续深造、出国深造然后留校的,如果这个小姑娘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前景一定很乐观。
可是,就在这个找工作大潮已过、考研临近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候,听到她突然不考又要找工作的信息,作为辅导员,我的失望感油然而生。可同时,作为一名教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职业准则告诉我,不能替学生做任何决定,学生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一系列原因的,探究原因,帮助她寻找到最适合她的方法而不是用我们的路径代替她的发展,这才是最好的咨询。
带着这样的心态,我试着在这个难得安静地清晨,主动创造一次咨询的机会——“好遗憾啊,还有几天就要考试了,要不你坚持坚持,找工作不再这一时……”我搭讪起来,“我跟你谈谈好吗?我有很多学生,曾经中途放弃了考研,现在都后悔了啊,如果你现在放弃,十年后的前景一眼可见,就是个老师,可是如果读研,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继续读博、出国深造,都是可能的啊,咱们好多学生都是这样的……”我滔滔不绝,好吧,我承认,辅导员这种“主动提供服务”的劲儿又上来了,总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总想让学生走自己认为可以成功的那条路,也总想居高临下地帮帮学生,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事实证明,我是错的!“老师,我还是想去试试,您能告诉我这个请假条怎么填吗?”一盆冷水哗地泼下来,呵呵,学生根本没在听我的念叨啊,人家的注意力,完全在怎么把这个假赶紧请下来,赶回家里参加面试啊!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但还是没想放弃,等人家写完假条,又开始念叨起来:“我说的话还是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一下,哪怕去考场试试也好啊,毕竟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嘛,我曾经有个学生,就是这样左右摇摆的,然后找我咨询,我¥#*&……%¥#&*”不知道学生听进去多少,反正我是把想说地说了。“老师,你说的我都想过了,我还是想回去。”小姑娘一句简洁扼要的总结打断了我这次毫不成功的“咨询”,挫败感油然而生,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了——上赶着不是买卖。
好吧,我承认,辅导员的咨询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完全不一样,能找到咨询师的,是有强烈咨询愿望的,是抱着求得解救的心态去的,对咨询师也是完全信任的,所以这样的咨询就是对等的,也是最容易构成平等交流的。可辅导员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和学生积累足够的信任,如果没有对学生足够的了解,如果没有前期顺畅交流过的经历,那么辅导员对于学生,则完全算是个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尤其像我这样中途接班的辅导员,要想建立跟学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和信任,则是难上加难。所以今天我才会碰壁,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不会在这样的时机、这样的心境下,对于一个辅导员敞开心扉啊!
哎!还是想说,我希望帮助、我希望施与、我希望交流,是在你们愿意也信任的前提下,但请别怀疑我的这片诚心,只能说,技术还有待提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