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里的天空,收起烈日赤裸裸的热, 风开始一阵追着另一阵奔跑,它们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呼朋引伴、奔走相告,或是托着一朵野棉花的白絮,或是撑着一把蒲公英的小伞,打落一树又一树的花。
今夜,在初秋的月色下,我独上楠竹山,俯瞰一城灯火通明。突然想起寇准的一句诗: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大宋朝的他与今世的我,心情微凉得相似。
一场秋雨把楠竹山的天空洗得湛蓝纯净,几片棉絮般的白云贴在上面,高远而模糊。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着跳跃在成熟的沙枣枝叶间,黄绿的叶子和红红的果子随翅膀的扇动坠落泥土。
夕阳的余温还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不禁思考这味道从何而来?忽然,一阵微风吹过,带着凉意、带着花香,心也不禁灌满了芬芳。
锅厂村的田野里处处弥漫着秋的气息。桉树的叶子稀稀疏疏地涂上金黄,在风中哗啦啦抖动着,一片飘落的的叶子就是一只小船,驶向秋的深处。
谢坝的野牵牛花依然担负着唤醒万物的使命,深紫色的小喇叭朝着天空吹奏秋的号角,杨枊的稻子们懒洋洋地醒了,晃着沉甸甸的脑袋,用清新的稻香回答了远方.
小溪边的芦苇揉揉惺忪的睡眼,一不留神就摔碎了花碗里盛了一天的露珠……
琴蛙穿越水鸭凼,潜入梦乡,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高音低音无味,亦喜亦悲无色。黄昏依然灿烂,露珠依然晶莹。琴蛙歌唱泉流,琴蛙傍竹栖息
月牙儿和着节拍,舞蹈于黑溪河清波之上。每一道涟漪,每一道旋律,都让城市的喧嚣宁静,都让负重的心灵释放,都让疲惫的时光入眠。
远处绵绵的青山,近处潺潺的江水,让人不禁产生夜宿铁佛寺的想法。最喜爱白居易那句,“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读之浅白,却颇有意味的诗句。
竹叶沙沙轻叩风铃,木鱼声声敲醒经文,人生百年很长,古寺千年很短。铁佛寺檀烟不断,琉璃灯忽明忽暗,任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听风观雨,任凤江之水延续时光,远航祈祷。
风吹过发梢,有些许微凉,我漫步楠竹山公园,清新、透明、惬意。碧波荡漾,翠竹细语,翠绿之风轻叩紧闭的心扉,一种真切,一种无限,一种幸福,油然而生。
竹叶肥了,竹枝瘦了,竹泉撒落笑语。静静的、搂抱着梦境的春笋、竹芽、露珠儿也一同被惊醒来了,和轻风一道,和雾霭一道,舒展着四肢,舒展着身躯,舒展着心儿,竹海亮丽了,紫烟更婀娜,醉成了一弯新月.
我蹲下身,卷起裙角,捡拾地上飘落的竹叶。一片,二片,三片……小心翼翼地把每片竹叶轻轻地、轻轻地放进篮里,生怕弄痛了它们。起身一袭长裙,飘然行过处,扫出的一条路,不宽不阔,恰好够心事洒下。
这里没有喧哗,没有人世间的纷争,没红尘中的爱恨情仇。没有人打扰。唯愿好好安睡吧!不要再醒来!”我轻声对着竹叶呢喃。
所谓一叶知秋,一花春至。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月缺月圆,日出日落,锦瑟流年里,揣着静寂穿行每一个白天与黑夜。
将一阵阵汽笛声换成一季季的蛙鸣虫吟,远离喧嚣的世界,赶着月色回家,一把陈壶,装上秋季的铁观音,岁月的炉火,烹煮云水生涯,日子在茶中,不紧不慢,刚好走进夜幕中的桃花源。
我们都是行路人,或潜扎于都市高楼,或游荡在陌生城市,过着柴米油盐匆匆忙忙的日子。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站在高楼下,仰望远方,好一张天罗地网,红尘恢恢,疏而不漏!
一指流沙,苍老了岁月,人间的繁华,再美也终将落幕。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一样的归宿,千篇一律的故事,生命有其长度,只怕是临近末尾,都怕黄昏夕照。
什么是似水流年,作家王小波说:“就如同一个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着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叶、浮木、空酒瓶,一样样从身上流过去。”昔年柳青,今日落红,韶华与皓首之间,是漫长的一生还是转眼即逝的一瞬间?
细雨初歇,从树林间吹来阵阵凉风,吹走满身炎热、吹散满心烦躁。人静坐于此,耳边能听到远处潺潺的流水声,抬眼能看到天上朵朵的白云,心与此境融为一体,回归自然。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城风华,绚丽如烟花。
楠竹山寻香,悠然有风凉,唯独我想把这一地的暗香融入一江秋水,风吹动我的长发,举杯邀明月,带上我的思念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