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完整的观看视频再看以下部分:
看完这则台湾的广告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试问有多少人用视频中的小男孩一样的视角观察过自己的妈妈?
蜜妈深感:
对于这则视频最大的感受是,小男孩的视角是一种充满了满足感的视角,虽然他知道妈妈很多事情都搞不定,但他的妈妈对于爱的表达却一点也不吝啬,对于和小男孩相处时的情绪也像和朋友相处一样,这是这个小男孩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妈妈,不仅是他的妈妈,还是他的朋友。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中国妈妈,是一个新一代的妈妈,和我们如今的90后一代当宝妈的情况更为类似,他们性格独立,更少的束缚感,更多的情绪更多的起伏,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小孩会学会独立思考,去认识他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去学会和这个女人相处,和不是和传统概念中一个“妈妈”的身份相处。
这样想来,视频中的小男孩拥有这样的一个视角就是完全合理的,和这样一个妈妈相处,他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有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才能在亲子的关系中不停的调整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孩子。我始终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小孩生下来就想学坏,因为一个正常完满的家庭应该是充满了积极力量的,要想融入家庭就要具备积极能量,孩子也会自己去调整自己,没有孩子一开始就想逃离家庭,除非他真的感受不到父母的积极力量。要知道,孩子精力充沛,他们最渴望这个世界的各种好奇各种可能性,父母充满积极力量,孩子绝不会心生恶相。
反思传统教育
反观传统式中国教育,在我的印象中浮现着曾经见过的那些画面,埋怨自己的妈妈不能满足其愿望的孩子,对自己的妈妈怒吼,翻白眼,砸东西,无所畏惧,把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要求和期待全部集中到亲子的关系上,我想很多妈妈在面对孩子的埋怨时会感到非常的无助。
对啊,虽然身为妈妈,但并无神助,我们都是妈妈,但我们能力各异。
我们欲舍弃自己的权利去换取孩子的满足感,我们想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给他最好的。
但他是孩子,他没有耐心等待我们花那么久的时间去实现那些最好一秒就实现的愿望。
我们中国的孩子,面对着缺乏独立型的教育,心理充满了各种“理所应当”,当我们把他们培育成了如此,又怎么能去怪他们不懂事呢?
身为父母在社会中经受了那么多考验,比起那些能马上实现愿望的人,我好像还是什么都不会,宝贝,那妈妈难道就错了吗?
蜜妈寄语:孩子认可的不是妈妈会干什么,而是他的妈妈是谁,就跟一生下来他就会去找母乳一样。不要试图去表演一个标准的“妈妈”身份,当你失去了自我之后,孩子也会变得好像不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