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本纪读到秦哀公之后,有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那就是好像进入了国际频道,看到的都是各路诸侯国的消息,直到秦厉共公二年,才好不容易看到秦国的国内要闻。这种阅读体验覆盖了秦国24年的历史,历经二代君主,秦惠公和秦悼公。
那么,这两位君主在位时的国际局势是什么?太史公在这里分别介绍了晋国、吴国还有齐国的政坛风云和军事动态,也播报了文化泰斗孔老夫子的消息。这就好像秦国国君在桥上看风景,看看这里如何,再看看那里怎样。
一、惠公元年,孔子行鲁相事
惠公元年,孔夫子他老人家代理鲁国国相一职。在春秋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能看到孔子的消息,还是让人如沐春风,于是就查看了当事几方的记载。
孔子世家是这么讲的。鲁定公十年春天,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在这之前,孔子在鲁国中都这个邑地,也就是现今的山东省汶上县,担任中都宰一职。孔子到任一年,四方的官吏都效法他的治理方法。鲁定公一看,孔子是能人呀,就一路提拔重用他,从中都宰擢升到司空,又从司空擢升为大司寇。
司空是个什么官职呢?《尚书·尧典》里讲,舜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中设九官,其一为司空,由禹担任,负责平水土,也就是主管水利。《史记·五帝本纪》也曾有过记述。当时舜在文祖庙承受天命,曾问四岳,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四岳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于是封禹为司空,让其治水。没想到孔子还曾和禹是同行。据《左传》记载,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与鲁、郑、陈等国沿袭先制设置司空,并将管理土地的职掌并归司空,由其负责测量土地的远近,辨别土地的好坏,以便授予民众耕种,并确定赋税的征收数额。春秋时司空的另一职责就是主管土木工程,主要任务是筑城。西周时,司空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是周代掌管手工业制造的工部官员,而工部,则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从地方官升职到六卿的高位,看来鲁定公已经发现,孔子为文为德修养甚高,为政方面也很有一套。
大司寇又是个什么官呢?《周礼·秋官司寇》讲,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其刑官之属,设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从这里看,大司寇主管国家刑法,并负责审断诸侯、卿、大夫、庶民的刑狱诉讼工作,位在中大夫之上。从司空到大司寇,孔子的位阶是越来越高了,这从一个侧面也似乎可以窥见他的兴礼乐、重教化的治理理念在鲁国得到了认可和推广。
孔子的不断升职,在齐国引起了一阵恐慌。鲁定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大夫黎鉏就给国君进言,鲁用孔丘,其势危齐。齐景公畏惧鲁国强大,就邀请鲁国国君在两国交界的夹谷结盟修好。鲁定公欣然前往,并采纳孔子的建议,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安排左右司马率兵护卫,还专门带上孔子同行。果然,两国会盟时,齐国派人趁歌舞助兴之机欲对鲁定公不利。都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但一代圣贤孔子遇到刀兵相向的齐国却毫无惧色,而且还振振有词。他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并非如齐国所料知礼少勇。提前安排了左右司马压阵,孔子更是气定神闲,从容应对。他依据礼仪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台,义正辞严,严惩了齐国这些舞乐之人。齐景公畏惧,打消了袭击的念头,在修好盟书上签字,还归还了之前侵占的鲁国土地以深表歉意。这次会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夹谷会盟。会盟中,孔子以一个外交家的卓越才华,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鲁国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
鲁周公世家对这件事也有记载。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
关于孔子行相事,除了夹谷会盟,孔子世家在鲁定公十四年还记载了另一件事。那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一职。为政三个月,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尊礼分道行走,外来觐见的不必向有司送礼就可受到该有的接待,直到他们满意而归。鲁国甚至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齐人听说都忧惧起来,孔子为政,鲁国必定称霸,而齐国距离鲁国最近,势必会被鲁国吞并。因此,齐国决定釜底抽薪,给鲁国国君送女乐宝马,以乱其心智。鲁国执政季桓子为巩固自己的权位推波助澜,于是鲁国高层受齐女乐,终日享乐,怠于政事。
孔子报国无门,无奈之下愤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生活。期间屡遇战乱,历尽艰难困苦。难怪史记太史公自序里上大夫壶遂与太史公对话中提到,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记恨他,大夫阻碍他,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先王的政道无法实行,才写《春秋》,以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突发奇想,在孔子四处漂泊之际,秦国为什么就没有考虑过邀请孔子呢?为什么秦惠公与孔子同时代,又同在中原大地,却没有向这位大贤伸出橄榄枝,以求富国强民?若果真诚邀孔夫子辅佐,秦国的历史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景象?从现在回望过去,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孝公三拒卫鞅,也许秦国真的与孔夫子无缘,即便是母国鲁国也在齐国人的糖衣炮弹下与这位大贤挥手道别,恐怕这世上最远的距离也就像是孔子和诸侯国之间的这种,心里都觉着你挺好,但是要让我学着做,我可做不到,毕竟这世俗的力量太强大。就好像电影《孔子》里,鲁定公对孔子说的一句话,你的为政举措是不错,可是有时候也要知道变通才好,有命才可以施展抱负,总不能为了理念不顾生死吧。
在接下来的篇幅里,太史公写的都是各国的各种内斗。那意思好像是说,你高义,你大贤,随你便,我只追求利益最大化。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你只要不触碰我的利益就行,否则别怪我心狠手辣。忽然有一种读儒林外史的感觉,心高气傲的如王冕,只能躲去会稽山,剩下那些入世的,还在宦海、俗世里沉浮,演绎着千人千面。
二、惠公五年,晋卿中行、范氏反晋
秦惠公五年的时候,晋国六卿中的中行氏、范氏反叛晋国宗室,晋宗室派智氏、赵简子攻打他们,范氏、中行氏逃奔到了齐国。
晋国六卿,那可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三军将佐,这六卿的设置还得追溯到春秋霸主晋文公的时候。晋文公结束流亡生活,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上中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
这六卿采用世袭制,由狐氏、先氏、郗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这十一个氏族把持,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
大权在握还要反叛?太史公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么这中行氏、范氏反晋的背景又是什么?
晋世家里记述了不大相同的版本。晋定公十五年,晋国执政大夫赵鞅让邯郸大夫午把卫国进贡的五百户还给他以后迁到晋阳去,大夫午答应了。可是回去后其父兄认为不妥,于是又反悔。赵鞅因此起了杀心。大夫午则选择先下手为强,联合中行寅、范吉射进攻赵鞅。赵鞅退到晋阳,晋国国君晋定公包围了晋阳。晋国的执政大臣荀栎、韩不信、魏侈借机公报私仇,调集部队讨伐中行寅、范吉射。中行氏、范氏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于是就给予了有力的反击。于是晋定公也出兵讨伐,中行氏、范氏落荒而逃。韩氏、魏氏又出面代赵鞅向晋定公谢罪。晋定公恢复了赵鞅的职位。这下,韩氏、魏氏、赵氏合力对付中行氏和范氏。中行氏和范氏不敌,只好逃出晋国,转而投奔齐国去了。
显然,晋世家的版本是晋国六卿之间的激战,谈不上是否叛晋。经此一战,晋国六卿留下了四卿,晋国的车轮正在一步一步向着分崩离析,三家分晋的时刻迈进。
对于秦国而言,这十年间,不管鲁国由谁代理相国,变强还是变弱,晋国政坛闹腾成什么惨状,甚至尊奉礼乐的孔子周游到哪个国家,或讲学,或流浪,秦国一直都没有发出什么声音,还是那么四平八稳,就好像真的只是在看风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