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个体崛起》,其中一篇叫《你说的话藏着你的气质、思维和世界》,虽然标题挺网文的,但引起了我的极大共鸣。
从我意识到英文的重要性到我后来决定花钱学英文历时几年,现在就来细数一下那些想让我学英文的瞬间吧~
01蔡康永的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蔡康永
02陪美国老太太逛街
大一的时候,我们系上请了一位美国太平洋大学的老太太来给我们做讲座,而老太太这几天则由一个小组的学生来陪同。
我们这个小组带队的是一位本科学英文的研究生学长,我们跟着cris一路逛,听着学长跟老太太流利的交流,一脸崇拜。
我也总是很努力地在间隙问她问题,想要跟这位美国老太太产生什么交集,只可惜道行太浅,一次对话基本上一两句就结束了。
后来,分别的时候,老太太给了我们一人一颗美国带来的巧克力,我激动得好久都没舍得吃。
03一堂英文课
大一下期,我们特殊教育学这门课是英文教材,上我们这门课的是当时的系主任,她跟一些国外的华人老师有很多交流。
然后便请了在美国一所大学执教的老师来给我们做讲座,之后还给我们上了一次真正的英文版的特殊教育学,他中英文切换自如,英文听起来完全就是native speaker。
感觉在他用英文讲述的那个世界,非常非常地宽广,让人忍不住想了解得更多一点。
04在西安遇见American couple
大二的国庆,我到西安去玩,和好友在路上遇见了一对拿着地图找来找去的American couple,我心一横,坚持要跟他们搭个讪。
但实际是,我一点也没有搭讪的实力,一路上几乎都是在陪笑。
还好我的好友一直在学英文。她高中的时候就准备报考英文专业,只是最后阴差阳错错过了。但还好,即使没有读英文专业,她也一直没放弃英文,她自己花了很多钱,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上课。
我们一路上带着这对夫妇到目的地,一路上闲聊,我的好友和老头聊得特别开心,而我则听得辛苦。
而我跟着老太太一边走,老太太主动跟我聊天,而我说的第一句就是我的英文很烂,磕磕巴巴回答了老太太的几个问题。
那一次经历,我总是不断想起,能够和外国人搭讪的感觉太好了,而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感觉真的太糟了。
从那以后,学英文这件事变成了更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刷了几部美剧,也下了不少英文软件,也在某些社群参加了一些日常打卡的活动。
我也说不上有没有学到什么,但是有好多次做梦,我都用流利的英文向别人介绍着什么,或者是很愉快地交谈,那种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觉真的太爽了。
05加拿大教授的讲座
大三的时候,系上请了加拿大做辅具和通用设计的鼻祖级别的人物来做讲座,学校还请了一位专业翻译。
当然,我们能感受到这位翻译的专业,但是在现场先听一个老外讲一段话,然后再听翻译,怪别扭的,就跟自己是个傻子似的。而且老外发出的能量在翻译的时候就断了,这种翻译没有灵魂啊。
要是自己英语好点就好了。
而系上一位老师跟教授进行交流互动,英文流畅,侃侃而谈,完全不用翻译,真的是羡煞旁人啊!
06一次碾压级别的参观
大四的时候,我在学校的ABA中心实习,一位学姐带着她们学校的老师来参观。
她全程英文流利,神态轻松,站在一群老外堆里和谐无比。
这位学姐高我们一届,在大二的时候就能看英文文献了,后来曾经国际幼儿园做过一段时间,如今更是到了市里的国际学校。
同样是学特殊教育的,为啥她的英语就那么好呢?而且我们只要过了四级就不用上英语课,简直不知道她的英文是怎么练出来的。
总之,这种冲击太大了。
07毕业于香港教育大学的老师
后来,在课上听一位毕业于香港教育大学的老师讲她的故事。
她说,香港上课用的教材都是英文的,上课也几乎是全英文,刚开始很多都听不懂,但只能一遍遍死磕。
她还说,准备申请学校的时候,都是把雅思听力放在耳朵里睡觉的,即使睡着了,耳朵里的声音还在继续。
但总算是克服了,想到她如今能自由使用这门语言,真是羡慕不已啊~
这个故事跟好多到异国他乡留学的案例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这是当事人当着我们面讲的。
这种能量的当面传递,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选择在一个离香港那么近的城市去工作的原因,大抵也是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去感受一下我那位老师经历过的事情吧。
08《职来职往》的职场达人们
还有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档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其中几位职场达人(陈默、唐宁、郑艳等)的英文真的听起来超级溜,最关键的是他们说英文时的那种专业自信,特别特别吸引人。
心里又有了一个愿望,要是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就好了。
总之,学好英文的重要性在我的脑子里已经加载到极值,不学就特落后,就关上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而我,永远只能接手二手资料,只能看见别人想让你看见的东西。
为了打破这种束缚,我终于花了好几万报了一个英文学习班,时至今日,我都无比感激自己当初咬咬牙做了这个决定。
报名的时候,包括上课时候很多老外都会问,why you learn English?
提升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有一天旅游或者学习会用得到?
我的回答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确的目的性,我唯一清楚的是,我必须学,而很多答案,我学着学着就清晰明朗了。
回顾这近一年来的学习,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呢?
1. 拥有了另一套语言系统
这段时间里,我终于体会到用英文这套语言系统去思考,去交流的美好了。陈立飞在《个体崛起》里说:“当你只拥有一套语言系统的时候,你的思维方式,潜意识里也都被语言所限制了。”
而我是因为有了另一套语言系统之后,才知道之前的自己错过了什么。
跟一群同学在老外的课堂里谈着各种东西,尽管语言还是比较匮乏,但是基本能够安稳地置身于英文环境,听英文问题,自然地用英文回答,而不是自己先把问题翻译成中文,再把答案翻译成英文。
很多时候回答问题,和别人对话,脑子里还没翻译出是什么意思,嘴巴已经用英文开始回答了。
2.借着英文这个窗口,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当你英语不好,那么你就很可能对英语的世界和产品不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你就不会看很多优质的美剧,不会看很有才华的英语脱口秀,不会关注总统大选的演讲和辩论技巧”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在没有上英文课之前,我可能觉得我看一会美剧看一会儿英文书籍就特别高级,但实质上其实自己一点也没收获,光是接触英文这个事情就让自己有种高级的错觉。
但学了之后才发现,英文其实只是一个工具,会说英文,一点也不代表你就高级了,但确实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确实是更愿意去接触一手的英文资源,无论是电视新闻,还是英文演讲,或者英文原版书,美剧等。
起码不会英文就让容易让它们把我拒之门外。
3.我能看见另一种文化
“学习一门语言的更深意义,就是去接触感受它所带给你的文化冲击与影响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在课间八卦他们的奇遇,看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就足以颠覆一些刻板印象。
真是要在真正的环境中相处过才知道的,远不是课本上讲的条条款款,课堂上有不少老师们关于自己亲身经历的分享,你会发现他们一个个都非常有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处处彰显他们背后的文化。
借着学习英文的这个契机,我开始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的世界,越来越对未知充满好奇,愿意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去看见自己的无知。
所以,去学习吧,不管学生什么,当你打开一扇门,真的会多一个看世界的角度。而这种美妙,真的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