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永恒的话题,尤其对于身处一二线的外地年轻人来说。
我记得一年多前我给雁行的孩子写过一篇文章《最好的成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其实我现在发现我到现在也未必是明白的,虽然我一直以为我明白。
初生牛犊不怕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目标感,意味着敢打敢拼,意味着奋斗,意味着夜以继日,还有理想和情怀。
同时呢……说话没分寸,天真乐天派,执拗的棱角,无所顾忌的真诚……
所有看似老成都不是无缘无故,一定是被现实教育过学乖了。你说是不是?
这种老成会礼貌,亲和,得体,同理心,以及不出差错……
好吧,做个靠谱的职场人确确实实是需要少一点棱角,多一点柔和的。毕竟,小孩才谈对错,大人会谈利益。
减少棱角的过程,意味着认命:我能力就这么大,我要早点睡觉注意身体,女生不能太拼,我们不可以有脾气,钱是赚不完的,我弱我有理……
于是,很多人迷茫着,妥协着,放弃着……
幸运的成了人生赢家,不幸运的成了消极患者。看似明朗,实际灼心。
今晚和一位深圳的朋友通了电话,对方的成长速度让我吃惊,我第一次明白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所焕发出的潜力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我已经觉得自己在努力成长。我很感激自己这样的习惯:我选择了一个城市,但我从未放弃和北京、上海、深圳这样城市的朋友交流,从未放弃和行业领袖对话。他们让我深谙自己的不足,也分分钟可以挑起我对未来的紧迫。这种紧迫让我明白:时间不等人,市场不等人,时局不等人,青春不等人。
最近,被邀请成为公众号APP的首批内测者,荣幸也感到忐忑,2018年已经过了23天。
这个朋友给我分享的逻辑让我看得琳琅满目,他说:你只看到了招式,这背后的内功你学会了多少?这一问,我很虚。
末了,看到大家在朋友圈分享的王明夫先生刚刚写的他的大学,那个时候自己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使得自己后来有非常完美的阅读功底以及后来研究做学问的功底……
我不禁自责,自己看似坚持了很多事情,有多少是在混,有多少是在纯粹的包装,自己的货究竟有多少,做人能不能多点真诚少点套路,还有你竞争的真正的价值洼地在哪里,你到了你真正的战场没有……
我听人给我分享过投资人评判创业项目的两个主要逻辑:如果你要做的事情许多人都做过,你凭什么能够突破他们做到第一?如果你要做的事情之前一直没有人做,是他们太傻还是本身顶层设计的逻辑有问题,而你凭什么能够从0到1?
我在不断问我自己,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这么一想,疏懒的状态顿时一个抖擞,精气神又回来了。
于是,改了公众号关注的自动回复,我想和你分享一下。
2018年是Tina在南京的第6年,坚持6年旅游,坚持6年做公益,坚持3年写文字,坚持2年保险理财,坚持1年马拉松……未来,我还会坚持在南京,用脚步丈量人生,用笔尖书写感悟。向前一步,在我看来是一种想飞的姿态,无关能力;如果你想远航,那就唤起自己对于大海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