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自己的班听语文老师上课,开始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想做什么呢?我被这个问题吸引住,只可惜听到两个孩子的回答,语文老师就进入了她的教学设计。也许是因为有孩子直接用了书上的话回答,老师就顺势引入正课。
今天去听同年级另外一个班的语文课,也在上这节课。因为是年级统一集体备课的,PPT是一模一样的。
01课堂的生发之处
这个环节是我最喜欢听的,也最喜欢记录的。
(1)师: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想做什么呢?
生1:我想到天空翱翔。
生2:我想人们到我的树底下乘凉。
生3:被人改造成手推车,为人民服务。
【生1的答案,昨天也听到。生3的答案是课文中的答案,失去了自我思考的价值。也许这就是预习带来的弊端,当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不用书上的答案。】
(2)师:哪里能看出它态度的坚决?
生:一定。
师:那你们能用“一定”说话吗?
生1:我一定要做作业。
生2:我一定要学会做饭。
生3:我一定要学会世界上的每一道美食。
【环节挺好,但老师的评价语可以跟进以及学生分享的覆盖面可以多一些。当然,也能看出孩子们的思考的局限性。】
(3)师:还有哪些拟声词?
生(七嘴八舌):哗啦啦、叽叽喳喳、咕咚嘟嘟……
【会跑题的老师,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思维训练的点,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也只能可惜一下。】
02如是我教
如果是我来教学这篇课文,我会怎么教呢?就第二课时而言,我想我会给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
(1)这颗种子有哪些愿望?
(2)这些愿望的结果怎么样?
(3)你得到哪些启发?
我的思维里有较强的阅读一篇文章的步骤在里面。如果可行,学生还会绘制思维导图或者气泡图出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虽然我把语文当做数学来教,也未尝不可。
这样的设计,就能够带来更多的生发之处,让课堂时时处于开放之中,有了一定的张力。
有些观点可以适时渗透,比如我从中悟出了如下的道理:第一,一个人是要有愿望的,愿望是我们生活的动力。第二,每一个阶段都有小的目标,这是很正常的行为。第三,一个人愿望的实现,自身主动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他人的相助。第四,每个人的愿望除了对自己有利,还要对他人有利。第五,美好的愿望都会是一串接着一串的,而不是单一的呈现。
其次,紧扣题目“那一定很好”,形成诗意的文字。排比句式的运用,再让学生进行朗诵与表演,这样的语文课是不是就能实现“诗意语文”呢!
03“那一定会很好”
今天自己的课堂,也有值得记录的地方。
提供智慧的孩子,去板书自己的思考。
看别人思考的孩子,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也能问到点子上。
也对一些孩子的质疑与解释做了指导,因为有孩子接受质疑时,马上就蔫了,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我当场做了示范,特别是那个高同学,应该越来越自信吧。
可惜,又忘录音。
写下来,那一定会很好。
君怡今天问我:“老师,你为什么都是笑嘻嘻的呢?”我说:“是吗?这样好不好呢?”
她说:“好呀!”
我说:“但是课堂上我是很严肃的啦!”
这样的我一定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