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今年暑假我们只能近郊一日游。前一日还跟孩子商量要去欧乐堡,我推荐的理由是好玩、刺激、贵。早上醒来,完成当日作业,孩子跟我说,“妈妈,我还是想去动物园。”我说“好”,心里却有点委屈,一腔热情付之东流。动物园又近又便宜,而且这个月已经去过一次了,虽不是同一个动物园,但规模相仿,我有些难以体会其中的乐趣。于是我们顶着骄阳、蚊虫,兴致勃勃地游玩了大半天,饥肠辘辘的时候准备打道回府。
返程路上,路遇一个小型养牛场,孩子兴奋无比,拉着我进去参观。牛场里还算凉爽,只是嗅觉和视觉都很受冲击,苍蝇多得可以诱发密集恐惧症,气味可想而知,即便这样孩子仍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半个小时,最后在征询了牛场主的同意后,还要求下次带胡萝卜来喂牛,我说“好”。
回到家,来不及换鞋换衣就急迫地向姥姥讲述养牛场奇遇记,兴奋溢于言表,完全看不到累和疲惫。这让我想到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我带他去海洋馆,我和爸爸卖力地讲解,抢占各种动物表演的前排席位,结果出馆的时候,孩子跟我说,妈妈那个潜水员叔叔背着一个黄色的氧气瓶。我石化了几秒,五味杂陈,还有许多愤怒,我这么卖力地拍马屁结果拍了个寂寞。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要说“投射”。投射就是我们把自己的理解、认为、应该安放在别人的身上,并以此判断别人的行为恰当与否。比如我觉得孩子应该喜欢欧乐堡这样的游乐场,我觉得看白鲸表演应该看白鲸而不是氧气瓶,我觉得又臭又脏的养牛场没有什么好看的。当然投射是双刃剑,也会有正向积极的部分,比如正直、善良、勇敢的品质,也会通过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投射形成。我们都是这样被投射着长大的,并终其一生要投射和被投射。
说到投射又忍不住要说投射性认同,就是一个负责投射,一个负责认同,一个说应该这样,另一个不但觉得说的对,还内化成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或者行为准则。这种配对的关系通常发生在权威和非权威之间,亲子关系中尤为突出。
在依恋关系中孩子通过投射和投射性认同这类的匹配关系,不断建立与养育者的连接,慢慢形成依恋模式,安全的、回避的、焦虑矛盾的。前天听见邻居妈妈在批评小宝(三岁多),“你要是再不锁门就跑出来,我就不要你了”,平日活泼爱讲话的小宝闷声不吭地跟在妈妈身后。这个对话好熟悉啊,我听好多家长都说过包括我自己。妈妈投射了一个规则和自己的愤怒,小宝还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但他认同了——如果我让妈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妈妈会不要我,太可怕了,我不讲话,妈妈也许就会不生气了,就不会不要我了。所以妈妈生气是准则,引起妈妈生气的事件是路标,不讲话是应对方式,看到这样的路标就会想起妈妈会生气以及引发的惩罚,于是不讲话,内隐的行为规则就这样形成了。
成年之后,在人际关系中这些行为准则也在正常运转,如果遇到一些重要的人、重要的事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多数在幼年形成的内隐行为准则很难被逆转。所以才有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
阿德勒也讲过自卑与超越,我们即便成年也可以冲破这些内隐的束缚,让自己活得更自由更自信。是的,重建依恋连接什么时候都不晚,但要有觉醒,比如能分开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和准则,哪些是别人的,并允许它的存在。别人投射过来的种种,哪些能引起你的情绪、你的共鸣,哪些就是被你认同的并内隐的规则。如果这些认同的内隐的部分对你而言是积极的,那是你的幸福,如果反之则请识别他们,并加以自省。因为这些投射性认同是会代际传承的,也就是说你遭的罪如果你不能识别并转化它,它就会继续嚯嚯你孩子。比如家暴家庭长大的孩子,会内隐地认为家暴是正常的,成年后很容易继续这个模式,继续家暴孩子或者找个家暴的伴侣,因为这是他们依恋关系中的连接方式,对他们而言是熟悉而安全的。
同时,即便你觉得积极的投射性认同,在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时候,也未必就是积极的,因为孩子和你是不同的个体,而且所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我父母这一代是非常节俭的,那也是他们能够顺利生存下来的重要优良传统,他们会觉得扔掉没坏的东西是不对的,包括过期不久的食物和日用品,同时也会投射给我,而我也很配合地认同了。起初我也没觉得有啥不好,还引以为傲,可当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又扔不掉的时候我是苦恼的。再比如我觉得干净的、贵的游乐场是好玩的,也是这样投射给孩子的,但孩子的眼里却不是这样,他更喜欢养牛场。我倒是庆幸孩子并没有认同我的投射,因为那是他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是与我不同的独立个体的独立思维。
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理想化的孩子,那是被我们投射出来的,是我们想要的,但事实多有偏差。当我们意识到有偏差时,要想重建依恋连接,父母首先要放下那个理想的孩子,尽可能的少投射,或者即便投射了如果没有被认同,也能够觉察到孩子并不是在冒犯自己、不听话,而是在发展自己的意识领域。这会很打击做家长的全能自恋,打击自己不是好爸爸好妈妈的部分,但请随时提醒自己,那是孩子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这样的过程孩子只能被投射成另一个你,代价则是丧失作为独立个体自由自主的部分。
请关注到孩子眼里的世界与你投射的世界的不同,那正是孩子脱离“母体”、瓜熟蒂落,逐步长成一个独立个体的契机,请保护并客观看待这些契机。
愿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好的容器!
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自由而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