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第一次听《白月光》这首歌,不是张信哲唱的,是一个很能担当得起白月光这个称号的女孩子。
这歌听起来难受又向往。
那是她很小的时候的事了,歌的旋律一直回环在她脑海里,但她并不知道歌名是什么,也只会哼「白月光」这一句歌词。
直到前段时间《延禧攻略》大火,「白月光」这个词被反复提及,她才第一次听张信哲的声音。
的确是可望不可及。
于是她在想自己之前遇到过的那么多女孩儿里,有几个能真正称得上「白月光」这三个字。
她最近频频被安排相亲。
家人给安排的,同事给介绍的,朋友给推荐的,她统统都乖乖接受。
听起来是个很乖的女孩子。
可惜不是。
上桌一坐,底牌一亮:相亲就算了,交个朋友。
所幸场面不会尴尬,主要好在她是非常会聊天的人,是天南地北山南水北聊起来非常有趣的人。才半顿饭的功夫,对面的男孩儿就没忍住开始吐槽自己的相亲史了。
她得幸听了几个白月光的故事。
小K说自己被迫出来相亲,是因为心里有个等了十几年的女孩儿,中间他俩分道去美国澳洲留学,满世界转了一圈回来依旧对那女孩儿执念不舍。可那姑娘拒绝了他,说,终究不是一路人。
小H刚被分手,前女友是苦苦追了8年的高中同学,高一开始追起的那种,剧情非常跌宕,在一起之后没多久白月光就碎了,很梦幻,小H被分了手。
「追不到的才叫白月光。」小H说。
她心笑。
你们男生动不动十年八年的真是有痴情种啊。
那些男生还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姑娘你这样儿今后怎么搞?」
她是孤独的人。她总这样觉得。
网上有个图给孤独评级,一个人吃饭逛超市看电影逛街旅行什么的,她觉得那些都是哗众取宠。
孤独的人才不会标榜自己的孤独,标榜出来的孤独叫寂寞。
可是,到底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儿成为她自己的终身伴侣对她而言也会是个终极难题,因为如果吃火锅看演唱会看话剧唱KTV这种群聚活动她都能理所应当一个人安然完成,陪伴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她觉得自己最近找到了答案。
陪伴的意义是互补。
她想找一个能在自己还做不到的领域给自己互补的人,比如比她更懂音乐,比她更懂艺术,比如她所有的缺点对方都没有并能帮她改正。
她想遇见一个能建立在她的理解力上更渗入这个世界的人,然后一起去完成一些梦想。
她觉得不错,她能找到的。
可她不知道她自己也曾是某个人心中的白月光。
那个男孩儿呢,也等了她挺久的了,十个指头数不过来了吧。她自己长那么多年来的一举一动可是被那个男孩儿了如指掌呢。两人异地相隔,用非直接的方式打探起另一人的消息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见那男孩执着支撑下去的苦。
不过她还是别知道这事儿的好,不然她得气急败坏地想,当年遇着你的那么多丑事儿都被你一五一十牢牢记着,谁还不要面子了啊。
只是她不知道,她把人往外推的力度有多大她一直不知道。
后来那男孩儿就放弃了,真放弃假放弃或者佛系了吧,总之那男孩儿有了女朋友,订婚了。
有一天她走在街上,边走边胡思乱想。她突然觉得,每个男孩的心里肯定都有一道白月光的,不过不是每个女孩儿都有机会做一道白月光吧?
可能每个男孩子遇到自己的白月光时,心里都想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是后来大部分水都倒了,剩得瓢还摆在那里吧?
怪什么呢?
所以她挺想知道的,富察容音是怎样的一瓢,爱新觉罗弘历又是怎样的一瓢呢?他们之间是否形成了强烈的互补,也许她应该去翻翻史书看来着。
作者注:
白月光这个词最先来源于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她在文中这样写道: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