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到底难不难?
有没有捷径?
答案是“没有”
写作确实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更需要在遇到困境时,永不言弃的精神。
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曾在《红楼梦》的前页写下四句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透过这二十个字,可以看到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如今,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好多人开始加入到写作的行列。有不少人报名参加了好多的写作课。
对于这种学习的态度值得赞扬,但对于课程的期许不必太高。
因为这类课程只能提供给我们写作的方法、文章的结构、发布的渠道,授课者个人的经验总结。
但决不可能通过参加一系列的课程,就能在写作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高质量的写作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深入的观察,反复的推敲才能得以实现。
虽然有人会说很多爆文都是有套路可寻的。但是爆文终究是爆文。绝大多数的爆文都是根据某一时段的热点写成的。
等热点一过,很少再有人提及,更谈不上日后能否把这样的文字变成铅字。
只有真正的佳作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一点,就连写作的天才都不例外。
如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在人们心中,他好像是天生奇才,写起诗来一挥而就。
其实不然。刚开始,李白读《文选》(南朝梁萧统选编),读后就模仿这本书中的作品,一篇一篇地拟作。做完后,不满意,就把文稿都烧了。
据相关文献记载,他一共拟作了三次,烧了三次。
从中可以看到,天才的写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写出文质兼美的作品,就需要取人之所长,补己之短,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学习,方可有所建树。
反观当下,很多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急躁。
拿得出手的作品越来越少,抄袭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一本书从创作到出版,有时只需零星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不谈内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到,就光别字,错字,语句是否通顺都很成问题。
对比古代那些文人墨客,为了推敲一个词,证实一个句子,都会辗转反侧,整夜难眠。有的不惜竭尽所有,乃至是生命。
如唐朝的大诗人贾岛为了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反复琢磨良久,才最终决定用“敲”而非“推”。
又如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为了写《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和他的助手及儿子司马康等,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阅览了几千卷史书,研读了几百位史学家的专著,并一一加以核实。用他自己的话说“殚精竭虑,穷竭所有,气力不足,继之以夜……平日精力,尽于此书。”
像贾岛、司马光这种对待文学的态度,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我们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少一份急躁与功利,多阅读并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创作中,当文思有所枯竭时,多出去走一走,看看这个大千世界。和野草握个手,和小花合个影,把心灵放空。
再去观察体验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这样才会有灵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会走进读者的内心。
鲁迅先生曾说过:“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我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也同样送给和我一样的写作小白。
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深入的学习,认真的观察,耐得住寂寞,才能在写作的领域获得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