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时候,有看过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一直以为自己读过了这本,后来买来才发现记错作者了。怪自己读书向来囫囵吞枣,总没办法真正吸收。
读不懂的书,很多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R教授推荐的寒假读物。这次的书单,都偏学术,读起来并不轻松,不求甚解,总读不出它的妙处。
总体感觉,是一个被那个年代po害过的学者,措辞小心谨慎,读着不畅快。读第十三封信的时候,朱光潜先生记录了他的读者信中的话“我感觉你现在缺乏过去的那种亲切感和深入浅出的文笔了,偶尔不免有高头讲章的气味,不大好懂,有时甚至老气横秋,发点脾气”先生坦言自己的苦衷,此书写作时已经是八十三岁的昏聩老翁了,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任教和写“高头讲章”,脑筋惯在抽象理论上兜圈子,对“s人帮”的迫害倒不是“心有余悸”而是“心有余恨”,对文风的丑恶现象经常发点脾气,这确实是缺乏涵养。
兜兜转转,文风上总有被自己的经历所影响,求生欲强也是很自然的事。当然,我的理解也可能很片面…
美学,究竟是什么
我读完,也并没有理解,所谓美学究竟是什么,但是大致明白了:研究美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哲学都需要学点,可彼此照映,而现实生活经验和文艺修养是研究美学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谈美,也总离不开人。“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何况文艺活动,无论创造还是欣赏、批评,同样也离不开人。”
美,需要有客观对象,也需要审美的主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存在这样的美人,也得会欣赏美的评价者。当然,美的呈现还需要场景和机缘,闹市白天、漆黑一片、大荒漠都无法感受美人之美。
只会,摘录句子,拙劣的读者
总是摘录,要学会梳理整体。
人的形象必须丰满,也正是基于人本身的丰富性。艺术作品中,人这个整体在说话,自然就有了人味和真实性。《山海情》的人物塑造,就是基于此吧。
对于,如今谁不缺资料的时代,回望那个年代,真的是不知其中滋味…先生不会料到,多年后,信息泛滥,又有了新的问题。
万物皆为生灵,自然可警示人类,也可救赎。
我不喜欢看内地剧,很大的原因,真的是无脑作品太多了,歌颂牺牲,歌颂伟大…人如苇草,有其承受之重,也有其不可承受之轻。
你认为哪一种是好演员?我的理解是,陈晓旭演林黛玉就是把自己化成了剧中人,六小龄童演孙悟空就是完成了“理想的范本”。一种用生命去完成艺术,一个用艺术去呈现生命,很难说哪种更好,如果就世俗眼光看,后者,可以在聚光灯下接受掌声,享受表演的红利;而前者,内心洞悉繁华的内核,不过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情理交融的统一体,才形成人格。
越往前走,越发现基本功的重要性。过往的阅读量、通识都是自己的能量站,可以走得更稳更远。
这其实,也是自己现在在做的,抓住现实生活,经常以新鲜的心情处理眼前的事物,并不是为了成就什么,只是想看看坚持做一些小而正确的事会把自己带到哪里。
法国人的一句名言“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之人是喜剧。”借此救救爱动情感星人…
优秀的艺术作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
写在最后
不太读得懂,体会也不深,就先记录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