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人少,什么时候点名。”
——张豹老师,提到什么时候点名时,他——豹哥——如是说。
昨天的文章,我就提到了他:
他说,他读博期间,花两三年的时间去大量阅读书籍报刊论文,最终完成了博士论文——从此一生,从那往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再也不会花这么大段的时间去大量阅读、专攻某个细分领域的文章了……
我就很喜欢豹哥上的课程《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惜,上了两天就Say goodbye了。本打算第一周上完他的课,就写篇文章来表达我的爱慕之情。可是,被陈丽娜老师抢了风头,写了一篇《这才是我理想中的课堂》。转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豹哥的感情,多少损失了一点。
说实话,第一眼进入我眼球的,第一道声波进入我耳朵的他,我大脑给出的反馈是:“这博士/副教授,也太年轻了吧?!给我们这些已经是老师的人上课,够分量吗?”
听完了他的课程,我大脑给出的答案是:真诚!
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在我的价值体系里,真诚是我非常看重的东西,尽管我有时候做不到。豹哥在课堂上的表现,就让我感知到“真诚”的存在。比如他一开始就对我们说的:“什么时候人少,什么时候点名。”我的理解,这是最优的做法了。
这里面有着非常微妙的心理。
一方面:我来了,是想学东西的。如何让自己真正想学东西呢?
我用了一个很世俗的办法。现在我一个学年的学费是一万。粗略来算,这一学年最多也就上40天的课,上课时间大概从8点30分-12点00分,下午2点00分-4点30分,6个小时,约40元/小时。40元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了。我就经常拿来提醒自己,如何把每个小时上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呢?就容易把“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
但如果,台上的老师花5分钟点名,那对于我来说,10000元÷40÷6÷60×5=3.5元,相当于没了3.5块钱。有点不爽。
估计很少人会这样算吧,这里就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像网上的段子说的:按照比尔盖茨、马云那种收入水平,他们走在路上,即使是看到了掉了的百元大钞,他们也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他们捡钱所花的时间,是远远比不上他们用同等时间赚来的钱。然而,细想,他们虽然是有着极高的收入,但也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有这意外的进账吧。不会说,就因为多捡了这一百元,就少了该得的钱。所以,这意外的收获,干嘛不捡呢?故此,台上的老师点名,台下的咱们“休息”,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我来了,那么多人却没来。大家成绩差不多,同样一起毕业,这就又有点不爽了。你看,咱周末大老远地从肇庆跑来广州上课,额外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回车费、住宿费什么的,岂不是太亏了?
如此,折中一下,人少了才点名,无论对学生而言,还是从老师的角度,都是最优的选择。是不是很真实呢?其实这事,估计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只是我们选择了“沉默的大多数”。
当然,仅仅凭这事,不能判断豹哥的真诚。印象更深的一次是,那天上午,约离下课时间还有10分钟吧,他问我们:“你知道我给大家上课,多少钱一节课吗?”他给出了让我们这些乡镇老师羡慕的答案,一节课150元。
稍微一算,一天合计是八节课的,就是1千二了。而我了解到一些来听课的老师,平时多上一节课的补贴,不超过一位数的——具体多少,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了。然,他跟我们细细一分析,其实这些真的是少得可怜的、是血汗钱来着。你看看,周末时间,别人去玩,你来上课。一上课,就是一整天,中午没怎么好好休息。关键是,大学老师,其实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那,做什么的收益最高呢?按豹哥的说法,就是写科研文章了。如果能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的价值,可能不止10万呢?比如这篇论文,你可以用来评级、用来评奖、用来拿课题、申报研究经费等等——优质的论文,完全可以超过这个数。这也验证了我最近读《优秀的绵羊》的一个论点:
美国大牌教授基本不给普通的本科生上课,这种情况在美国最一流的高校里面很普遍。终身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给新入学的大学生上课的基本都是临时性教职员,像博士后、在读的博士生或者其他全职的非终身教授。学校为了保证科研出成果,还会主动迎合这种风气。
当然,这是一家之言,是来自美国的常青藤院校里一位教授的说法,读者可自行判断。又,我这里面,涉及到大量金钱的计算、考量,可能你会觉得也太世俗、太功利了吧?
我更愿意相信: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东西,没有之一。而我,是一个“爱智”的人。
正如,凡事无绝对,豹哥就是一个特例!
而我,就喜欢豹哥的上课风格: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