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猫石鱼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父母。但若被要求照着父母的样子去找爱人,又有多少人能办到。
社会背景的不同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势必会造成我们跟父母的在观念和认知上的差异。
而矛盾常常发生在认知观念有差异的地方。
父母通常都爱省钱。他们这代人是穷过来苦过来的。听他们说起成长岁月里生活的不容易,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当然还有更难的,就不细说了。长期的物质匮乏导致他们的消费观一度倾向使用免费的东西,要么就是越便宜越好,商品品质和使用体验一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细想其中的原因,一是父母逐年在衰老,他们感到在积累更多财富这件事情上越来越力不从心。二是不想增加子女的生活负担。
我一直不理解父母为了买上超市折扣商品早早去排队,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抢到这些折扣就是赚到了。而排队花的那多时间没有什么损失。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不缺时间,既然不能多挣钱那就走反其道省钱模式。
尤其是过了六十岁以后,他们身边的同龄人可能由于各种疾病不断离世,对他们的直观刺激相当大。他们总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尽可能多地为子女节约,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比如烧个菜吃上三天两天,省煤气又省电,全然不顾剩菜中亚硝酸盐的危害。
父母的舍不得更多的还体现在生病这件事情上,经常能拖就拖。医药费贵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好几年前感冒进医院打个点滴配点药就得几百块了。他们往往相信土方偏方管用,感冒事小,试对试错两周总会好转。遇到这儿那儿疼,拖延就会耽误最好的诊疗时间。
我父亲的阑尾炎就是从急性拖成了慢些,原本一个简单的小手术,术后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恢复,拖成慢性病医生已经不建议手术,转而就是没完没了的吃药,造成了终身的困扰。
我们中间大部分人,常年在外学习工作,逢年过节才得以回家小聚。也只有这些时候才有机会跟父母长聊。对他们的心声,总是感到既亲切又沉重。
亲切的是,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可以无条件的享受他们的慈爱。沉重的是,父母逐渐在变老,每年一点点。
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身上多多少少有他们的影子。父母的很多观念可能无法再被改变,我们唯一可以努力尝试的也许就是慢慢影响他们。
尽可能让他们与时代保持同步。拿运动这件事情来说,父母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花钱去健身去跑马拉松。他们前半辈子务农,田里有干不完的活,一天走的路搁现在微信运动准排前十,哪还需要去刻意锻炼。可自从我给我妈买了个运动手环后,她就会去看一天下来走的步数,有时甚至拿出来跟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炫耀。当她觉得这件事情有意义了,自然也不会埋怨我乱花钱。毕竟现在注重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在如今没有农田的情况下,针对锻炼这件事,他们也得有个替代的形式。
通过适当的价值比较慢慢填补父母的物质匮乏感,让他们有所选择。在这点上,用的东西可能比吃的穿的更能直接说明问题。以前母亲打扫卫生用的都是老式的拖把,拖一次洗一次,弯着腰拧水特别累。后来超市推出多功能拖把,我带母亲去选(怕预先买了她唠叨),导购员详细演示了一遍拖洗甩水的过程,母亲连连说好。几次用下来都说贵也有贵的道理。
也许我们的生活习惯早已不同于父母,唯一相同的是,我们也在一点点老去。
父母现在的样子,藏着若干年以后我们自己的影子。
父母从不奢求儿女作多少回报,一点点耐心,一些些包容,便够他们欣慰许久了。
全然接纳父母,也是与我们终将老去的人生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