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营养补充剂,到底该不该补?
txzzw
2015-07-15
营养补充剂,到底该不该补?
2014-10-06北美营养医学健康俱乐部
文字/小美
设计/AC
引言:美食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亦可提供营养之需。但是,当你的膳食无法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时,你该怎么办呢?服用营养补充剂,你考虑过么?
研究结果相悖、媒体推波助澜
2013年12月美国《内科医学年鉴》上的一篇题为“Enough is Enough: Stop Wasting Money on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的综述和《华尔街日报》的多篇新闻稿,让“营养补充剂到底该不该补”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其中,《内科医学年鉴》中某篇文章的作者,在回顾了三篇相关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大多数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摄入良好的成年人进行膳食营养补充剂后并没有明显益处。”
我们先不去论述其综述的科学性(每个研究结论都有其特定的环境、与研究方法的设置、被研究人群的情况与试剂的选择等等都密切相关),其实这里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不是结果“有没有益处”,而是“营养素均衡(well-nourished)的成年人”这个受研究人群的前提。
然而,部分国内的媒体或者机构就把结论直接套用到中国居民身上而中国居民到底能否被称为“营养素均衡”的群体这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反而被忽略了。
国人营养素摄入情况堪忧
2012年刊登在《营养学报》上的《中国成年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的评价》指出,我国成年居民钙、锌、硒、镁、维生素 B 1和维生素 B 2 摄入不足比例均较高,其中钙摄入不足的比例超过 95%;维生素 B 1 和维生素 B 2 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达到了80%以上;
锌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69.2%(男)和29.2%(女);硒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49.6%(男)和65.4%(女);男性镁摄入不足的比例超过55%,女性镁摄入不足的比例超过43%;维生素E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10.3%(男)和13.7% (女);
2013年《营养学报》上的《1991-2009年中国九省区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十) 7~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锌的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指出,2009年中国九省区儿童青少年膳食锌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EAR)的比例分为79.6%,较成年人群更为严重;
而在《1989-2009年中国九省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中,我国18~49岁成男性居民中只有28.2%-42.1%的人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RNI,100mg)。
女性中只有23.3-37.1%达标。而对维生素A的摄入情况更是呈现下降趋势:我国18-49岁成年居民膳食维生素A达到RNI(膳食参考摄入量)以上的人群比例从1989年的36.1%小幅降至2009年的32.9%。
合理认识营养补充剂的作用
复合维生素在已发表的研究中已经展示了多种益处,包括增加能量和压力耐受性、改善妊娠期健康、降低感染率、减缓骨质流失、改善学龄儿童认知功能;
而一些实验又证明了其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预防作用;
多种单独的营养素或者是多种营养素的组合,已经在国外临床中,被成功地应用于很多其他健康状况的预防和治疗中去,包括偏头痛、心衰、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结石、糖尿病、肝硬化和抑郁症;
随着我国环境情况日益严峻,中国居民的生活环境遭受着重大挑战,如何通过服用营养补充剂来应对环境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已经迫在眉睫;
虽然如今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症并不常见,但亚临床缺乏仍存在,并且维生素摄入不足还增加了人群对慢性疾病的易感性。我国成年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失衡,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问题较为严重。
综上所述,中国营养学会的观点如下:
在诸多研究结论相悖、证据受到争议的情况下,需要我国生命科学领域能够把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放在,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在各种营养素缺乏的中国居民人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更科学地为国人的营养补充方案进行指导;
面临着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的营养问题,膳食补充剂虽然不是我们的优先选择,但是就目前国人的营养摄入情况,当通过天然食物合理搭配的膳食无法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时,营养补充剂可能是我们没有选择的一个必要选择;
如需通过营养补充剂来满足人体各营养素的需求,还请咨询专业的营养工作者、临床营养师和营养学家。
以上文章内容节选、编辑自中国营养学会官方微信“营养学界”,欲查看全部信息,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仅链接第一部分信息,请自行搜索第二部分)。
【NANS点评】
就我国国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而言,除纤维素以外,其他大量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通过食物获得足够的量,已完全不是问题。而微量营养素(主要指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摄入严重不足,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导致慢性退行性疾病年轻化和普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一方面是膳食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而更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的种植技术与方法,令作物生长更快的同时,土壤却愈加贫瘠,加之食物加工、运输、储藏过程所造成的进一步营养流失,最后进入到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素普遍与50年前相比要降低50%或更多。人们想要通过合理膳食而确保营养的摄入均衡,就变得更加困难。
和北美的膳食营养健康标准相比较,我国一直沿用的是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膳食营养推荐量(RNI),在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建议量上差别巨大(例如RNI规定的维生素C每天摄入量是80-100毫克,而北美最新的健康优化建议摄入量是2000毫克,相差20倍)。
而根据中国国家营养学会进行过的三次全国营养普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国民通过饮食获得的微量营养素不能达到RNI的建议量。微量营养素严重缺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缺乏的量想通过平衡膳食来获得已经极为困难。通过营养补充剂来实现营养平衡,预防和调理慢性退行疾病,可以说是最佳的途径。
当然在营养补充剂的选择方面,安全是前提,营养素全面、协调、足量以及生物利用度高等是有效的保证。
【小北通告】
一切都是“量”惹的祸!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居民的营养素摄入到底缺乏到什么程度?这个“量”到底该如何把握?小北将会在第三期的栏目里,特别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特此撰文给读者更加深入的剖析和解答。敬请期待!
〓编审专家:Chenghai Liu(刘成海)
农学本科毕业,后留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任教丨研究领域:微生物学
后赴美国做访问学者丨研究领域:真菌生产、发酵微生物学等
后移居加拿大丨研究领域:慢性疾病的营养疗法与营养产品研究
营养学
全部讨论 (17)
最热
最新
最早
小顾营养
2015-08-01
1
徐畅营养师
关于维生素C推荐量,中国成人是100mg,但版主知道参与制定这个标准的孙树侠教授吗?她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个只是基本活着的标准,也就是不至于缺乏的标准。而要健康的活的更好,孙教授给自己的标准是再额外加400mg。如果我们只是用科班的那些人云亦云,搬来搬去的东西,营养对真正的健康就没有很大意义,只是起到避免营养缺乏病而已。
展开
我和孙教授很熟,我还真不知道DRIs制定的委员会中有她,如果这话真是她说的,那么她说错了。如果是为了活着,一天十几毫克维生素C足矣。
txzzw
2015-07-15
这些信息,对于科班出身的营养医生或许不会了解到。其实,营养医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很多慢性病,通过真正的营养调理,真的可能被控制,却没有其他药物的副作用。
yd1984515
2015-07-20
而北美最新的健康优化建议摄入量是2000毫克,请问这个参考文献是什么,可否将参考文献发给我看看,谢谢!
小顾营养
2015-07-20
后面加的那些点评简直是垃圾……
tingtingyuli
2015-07-27
请教有关营养调查方法的研究往哪个杂志上投比较好?麻烦大家给推荐个,谢谢!
txzzw
2015-07-29
小顾营养
后面加的那些点评简直是垃圾……
请教垃圾在哪里?食物营养素的缺乏难道不是事实?慢性病的问题敢说和营养缺乏无关?很多慢性病通过真正高品质的营养补充可以改善,版主是真的不知道吗?
小顾营养
2015-07-29
txzzw
请教垃圾在哪里?食物营养素的缺乏难道不是事实?慢性病的问题敢说和营养缺乏无关?很多慢性病通过真正高品质的营养补充可以改善,版主是真的不知道吗?
展开
1. 所谓食物缺乏营养素的证据在哪里?以当前食物的丰富程度,参考膳食宝塔进食难道会因为食物中缺少营养素得营养素缺乏症?
2. 国人当前慢性病的病因绝大多数与营养素缺乏无关。
3. 对于营养良好的成年人,营养素补充对于慢性病没有益处。
【以下是小顾营养点评该帖子】
【NANS点评】
就我国国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而言,除纤维素以外,其他大量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通过食物获得足够的量,已完全不是问题。而微量营养素(主要指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摄入严重不足,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导致慢性退行性疾病年轻化和普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顾营养评:这哥们连什么是营养素的基本定义都不明白】
而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一方面是膳食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而更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的种植技术与方法,令作物生长更快的同时,土壤却愈加贫瘠,加之食物加工、运输、储藏过程所造成的进一步营养流失,最后进入到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素普遍与50年前相比要降低50%或更多。人们想要通过合理膳食而确保营养的摄入均衡,就变得更加困难。
【小顾营养评:普遍降低50%?有的是因为大家喜欢吃脆的品种所以植物水分增加了营养素被稀释了,有的是因为生长周期短了营养素积累少了,但是总体上也根本不存在普遍降低50%一说,纯属夸张。】
和北美的膳食营养健康标准相比较,我国一直沿用的是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膳食营养推荐量(RNI),在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建议量上差别巨大(例如RNI规定的维生素C每天摄入量是80-100毫克,而北美最新的健康优化建议摄入量是2000毫克,相差20倍)。
【小顾营养评:睁眼说瞎话,中国的维生素C推荐量才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国成年男性最新推荐量为90毫克,女性75毫克。】
而根据中国国家营养学会进行过的三次全国营养普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国民通过饮食获得的微量营养素不能达到RNI的建议量。微量营养素严重缺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缺乏的量想通过平衡膳食来获得已经极为困难。通过营养补充剂来实现营养平衡,预防和调理慢性退行疾病,可以说是最佳的途径。
【小顾营养评:RNI用于群体评价有什么意义知道吗?知道有多少营养素根本没法指定RNI吗? 就算这句话是事实,也仅仅是部分人群在部分营养素上达不到理想推荐量,和“缺乏”是两码事,很多营养素按照美国标准早已超标。营养补充剂能起到保险的作用,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但对于营养良好的一般人人群防治慢性病其意义并不大,更不可能是最佳途径。】
当然在营养补充剂的选择方面,安全是前提,营养素全面、协调、足量以及生物利用度高等是有效的保证。
【小顾营养评:谁能指出哪一家补充剂产品不安全吗?比如国人只有不到10%的人群维生素E摄入不足,所谓的全面、协调、足量、生物利用度高的“天然维生素E”又有什么意义?根据当前证据,真正专业人士反而应该反对服用维生素E才是。】
txzzw
2015-07-30
关于营养素的降低,之前已经发了一篇文章里:
为什么膳食营养补充,迫在眉睫?
另外,知道犹太人的典籍为什么规定要让土地有安息年?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用地。现在人类对土地是极力的榨取,你说土地的营养还能满足真正的营养需求?
关于维生素C推荐量,中国成人是100mg,但版主知道参与制定这个标准的孙树侠教授吗?她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个只是基本活着的标准,也就是不至于缺乏的标准。而要健康的活的更好,孙教授给自己的标准是再额外加400mg。如果我们只是用科班的那些人云亦云,搬来搬去的东西,营养对真正的健康就没有很大意义,只是起到避免营养缺乏病而已。关于维生素C,后续还会有文章发上来的。
另外,目前的生存环境今非昔比,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健康的生存,我们的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来维护身体的正常机能,但就现在的营养摄入状况来看显然很难做到了。或许我们觉得慢性病和营养缺乏没有直接关联,但一个事实是慢性病通过合理优质的营养会带来恢复,中华预防医学会不是正在全国范围内开讲“营养与疾病预防”继续教育课程吗?我已经拿到了课程的资料。营养不只是预防,用的好还真的可以治病。
补充剂安全?国外不是已经有实验证实滥用补充剂可能致癌吗?版主也提到了维生素E的问题,营养补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全面是指什么?是让人的细胞可以在最佳的生存状态下的营养环境。单用某个肯定不会是全面,但各种营养素堆积也一样不会是全面。这里面涉及的内容就很多了。我也在不断学习中。
徐畅营养师
2015-08-01
关于维生素C推荐量,中国成人是100mg,但版主知道参与制定这个标准的孙树侠教授吗?她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个只是基本活着的标准,也就是不至于缺乏的标准。而要健康的活的更好,孙教授给自己的标准是再额外加400mg。如果我们只是用科班的那些人云亦云,搬来搬去的东西,营养对真正的健康就没有很大意义,只是起到避免营养缺乏病而已。
徐畅营养师
2015-08-01
按不同人群适当补充。
徐畅营养师
2015-08-01
小顾老师,多多指教!
txzzw
2015-08-02
小顾营养
我和孙教授很熟,我还真不知道DRIs制定的委员会中有她,如果这话真是她说的,那么她说错了。如果是为了活着,一天十几毫克维生素C足矣。
展开
不好意思,信息也是从一位和孙教授很熟悉的医生那里转来的,她把这个信息写进了她的书里,我回头去仔细看了一下,是我理解有误,原话是这样的:
说到健康标准,我的脑海中马上就想到一个人,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孙淑侠教授。老太太已经年近70岁,但鹤发童颜,皮肤细嫩,面色红润,气质优雅,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除了在委员会坚持工作外,她经常为国家部委、军委的老干部们做健康讲座,还能精力充沛的周游世界。
她是如何保持青春靓丽的呢?一次,我带着好奇和疑问与她聊起这其中的秘密。
原来孙教授每天除了重视日常均衡饮食外,几十年来还坚持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我发现国家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摄入100毫克的维生素C,孙教授居然在建议量外每天多吃400毫克。 “您这可不像话,给老百姓一个标准,自己却偷偷按另外一个标准吃。”(注:这段话让我误解了)我半开玩笑地说。
看我疑惑的眼神,孙教授笑着说:“人活着有四个标准:活着的标准,活得好的标准,预防的标准,治疗的标准。按照活着的标准,现在人们可以什么都不用补,因为这比起解放前好多了。国家的营养素摄入建议标准是根据国情,针对最广大的人群基本健康给出的,如果长时间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会出现健康问题。而我毕竟年纪大了,平常吃得不多,吸收能力也下降了,通过饮食摄入的营养肯定会不充足。我希望活得更健康、更有品质,希望80岁时还能腿脚灵便,继续周游世界呢。”
另外,一天十几毫克维生素C也不是活着的标准,而是不会导致坏血病的标准(应该是早前英国的那个研究吧)。人活着还要更复杂,不生坏血病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而已。如果一个人真的一天只补充十几毫克维生素C,或许坏血病不会发生,但其他问题还是会出现的,维生素C在体内的作用并不只是针对坏血病而已。
就如我另外转述的介绍鲍林博士书籍的文章,里面有一段引用如下: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科学协会动物喂养实验室(Cmmittee on the Feeding of Laboratory Animals of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给猴子设定的维生素C膳食推荐量(4000毫克/天)远远大于美国食品和营养管理局(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of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给予人类设定的膳食推荐量(60毫克/天)。他在书中感慨道:美国科学协会动物喂养实验室肯定是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能保持猴子最佳健康状况的维生素C剂量,而美国营养和食品管理局却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来为美国人民找到一个能够保持健康的维生素C或者其它营养素的最佳摄入量。(这是鲍林博士1985年的书中所言,现在还是很多人,特别是医学界对鲍林博士当时的坚持不以为然,但美国营养学界在标准方面却是在改变,向鲍林博士的意见靠拢中)
早在2002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两位科学家总结了38年(1966-2002)慢性病与营养素方面的研究,在权威的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Vitamin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in adults》,文中说:“维生素摄入不足是慢性病的原因。(Robert H. Fletcher & Kathleen M. Fairfield, Vitamin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in Adults, JAMA June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