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为短,育为长。教为言传身教,育为耳濡目染。
育,育成。对一个人进行“育”的是其所有见闻历想。而媒体(取“介质”之义,意为所有传播见闻历想的介质,同 media 的本意),包括新闻报章、网路,甚至是电视上以及电子游戏里所有的内容。
媒体占据了现代人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濡染人类的一大介质。它们的好坏,对个人、社会甚至于整个人类的影响,几乎等于“教育”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媒体二字在传统意义上,指向新闻媒体与大众媒体。但我在这里想指出,媒体在本质上是一切“可以制造长存并被传播的信息的”事物。套用到现代,媒体包括在某评论区发表了一句评论的你,以及此时此刻在简书发表文章的我。包括贴吧里的一个贴,知乎里的一个问题。有智识之人,应当审慎留言;有大量受众者,更应注重自身言论的影响。就比如在我看来,香港内地两地人之间的分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无良(甚至可以称为恶毒)媒体的大量标签与炒作,以及留言不审慎之人的推波助澜。如果没有媒体称内地客为蝗虫、没有给水货客贴上坏的(malicious)标签、没有制造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没有不断利用媒体学必修的各种手法及效应加深认知偏见,而人们亦没有对那些新闻肆意评论,现在会有人听见一声与“我是汕头人” 本质上一模一样的“我是香港人”,就开喷吗?
当今大部分媒体由于物欲纵流,出于商业目的而做了许多不理之事。而这篇文章除了指出这个事实,亦会遵从本文倡导的“倡导并作为”一点,提出一些粗糙的方针。
具体如下:
1. 正确地引导舆论
这一点其实分为两个部分。大型媒体的新闻撰写者需要先知道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什么,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读者舆论。
正确的舆论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舆论,而不是制造问题的舆论。这点参考上述的内地-香港分歧事件。在新闻学里有许多与大众心理有关的知识,包括遣词用字、语调、信息筛选等,都在说明小至一个标点符号的差别,便已足以使整篇新闻的观后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2. 分流炒作、广告、议论性文字,与正规及客观的文章
客观、主观与商业三方理应分开,混为一谈的后果很严重,分开亦能避免浪费人类大量的时间(赚钱手法应经过对人类的坏处计算)。现有广告机制浪费大量用户时间,亦不能做到真正的量身订做广告。在这点,手机游戏走在了电脑与报章的前方。而对于一些综合性的文章,这时候作为软粉(误)可以很自豪地宣布斯巴达浏览器究竟是具有多远大的前瞻性了。像维基百科一样,用户以及内容生产者可以圈出不同段落的属性,如鼠标悬浮在文字上出现“数据来源于某研究”、“借用某名人名言”、“反讽”等诠释。进一步扩展,还可以将这种功能发展为“微评论”,即用户圈出某段信息即时创建对该段落的讨论,聚焦于信息片段而不是整块信息,从而避免讨论前提/出发点/资料不相同而造成的沟通不良。总而言之,现代人的时间不是拿来被浪费的,广告行业站在如何高的商业高点也不会优于道德高点。
3. 言论自由的前提在于不伤害他人与不改造事实
注重信息透明与隐私的区别、注意分开一个人与这个人做的每一件事、注意审慎发言以避免使讨论对象感到压力与不适等。三者分别能以毕福剑、柴静以及河南人为代表。
4. 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有些键盘侠奉行“口吹为大,较真是傻”的宗旨,在网络以发布夸大扭曲煽动伪权威性的信息寻找存在感,匿名时不顾一起后果。全然不觉自己的一言一论都有可能被网站保存,在存在直至毁灭前被万人阅览。凭什么泰晤士报误报死讯全球皆知,匿名键盘侠图一时之爽留下的不正信息却不能被高效地纠正?近些年,一个人自以为是地装逼,在多无分辨能力者访问的门户里留下错误的信息,使错误的信息被广泛传阅,而后甚至令另一领域的权威惨遭滑铁卢,最终专家出来辟谣却成效不大的事情不少,已经足以引起注意。由于当今互联网的孤岛性架构,这些不正的信息难以被一键纠正,故需要网民整体上的觉悟。
5. 倡导并作为
在提出一个问题的同时,要提供提问基础以及解决思路,还有相关规范。倡导并不作为者不但是在无理取闹,更会错误地引导无知民众。就比如指出中国空气污染严重,却不提供数据基础以及可取的问题解决方法。这样的一篇文章不但浪费了无知民众的时间,花时间读完整篇文章后只收获了一个问题,还导致他们胡乱猜测责任归属,影响大了更可能造成群魔乱舞的现象。柴静之后各界人士发挥各自平台,不断辟谣、科普、写方法、调动美分的信仰,掺杂着键盘侠的逼与跟风者的昧,再次将空气质量这种杀人的东西变成人民茶余饭后之谈。事件一过,空气质量蹭蹭上升未?
贴上与简友的一则私信摘录:
当今的人们获得自由解放,是因为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力允许我们这样做。这些新行业在成长,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真正地因应人性而订立规则与道德。
人们逐渐解放新闻的自由,也是一个需要制定新规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