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周二晚自习闲的没事,准备把信息检索大赛的结课报告给改好,可我打开一篇文献之后,盯着屏幕上的字,就是看不进去,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的状态不行,太困了,后来即使我休息了一会,依然看不进去。因此,我发现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看不进去书。无论是课本、文献还是其他学习资料,我总是很难集中精力和兴趣去阅读,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不高,所以我的结课报告到现在还没写完。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针对我的看不进去纸质书的学习问题,我树立了原则一。
原则一:寻找学习资源的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目前较为呆板的纸质书籍,还可以探索其他形式的学习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视频、电子书等,以丰富学习方式,增添学习的兴趣和吸引力。
原则二:制定阅读计划。制定一个明确的阅读计划,将一整篇的文献或是学习资料分割成小块,设定每个时间段的阅读目标和时间,以避免阅读任务的沉重感,提高学习的可行性和可控性。
原则三:与他人分享学习经验。与同学或学习小组分享阅读体验和互相交流学习心得,通过讨论和分享,可以提高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比如说这个信息检索大赛,就是由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参加的,我指定的原则就是通过与他们交流文献或是结课报告的进度,以激发我快速写完报告的动力。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原则一的检验:
时间和地点:星期三下午在图书馆
方法:其实,我早就发现我在看高数书的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这就导致我写作业和复习的效率特别低。所以,我先问了问一些高数大神,他们推荐我去看北大武忠祥老师的网课。我便开始看武老师的网课,听了一节后,发现确实看书更有用,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了。
对原则二、三的检验:
时间和地点:星期三晚自习在厚学405
方法:我制订了这么一个简单的计划。我先找了五篇看似符合大赛要求的文献,然后先看他们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以筛选出真正符合要求的文献,然后再看与我们题目相关的那一章,看完之后,再以自己的话概括并总结在结课报告上。之后,我又在我们小组的群里与同学们交流报告的进度,并学习了同学们优秀的阅读和总计方法,我也从他们那儿得到了启发。
c. 与他人分享学习经验:我积极参与学习小组,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通过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我能够从他们的观点和体验中获得新的启发和学习资源。我们一起讨论阅读材料的重点内容、理解难点以及个人的阅读方法,互相借鉴和学习。这样的交流不仅增加了学习的互动性,还激发了我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小组中,我也能够分享一些我发现的有趣的书籍或学习资源,以及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一步促进了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习乐趣的提升。
通过这些检验过程,我发现上述原则对我来说是有效的。它们帮助我克服了看不进去书的问题,提升了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使我能够更好地从阅读中获益。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原则一:有效。看网课确实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也通过看网课的方式大大提高,我觉得有效。只不过下次在看网课的时候要关闭弹幕,这些弹幕有时确实会对我造成不小的影响。我也将坚持并进一步应用它,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不同的课程上都会应用这个原则。
原则二:比较有效。通过指定阅读计划和目标,我也看到了阅读文献的方向,以前我总觉得文献太长了,我肯定看不下去,制定计划后,再长的文章我也能看进去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也将运用到其他的学习场景中,不仅限与文献,学习资料,还包括书籍和课程材料等。
原则三:有效。跟同学们汇报进度,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督促和激励,也是我快速完成任务的动力。所以,我会继续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在学习小组中积极参与,以获得更多的学习启发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下面附上证据:
所有报告,都必须在结尾处表明以下信息,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原则形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