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觉察日记:今天上午去医院,好久没有去传统疗法中心,一年多没见到方医生,她瘦了很多,脸色也没以前那么红润了。看到门诊病人那么多,方医生忙得晕头转向,我想到门诊医生的不易,在面对病人的时候,她不论是有什么情绪,都要耐心地很病人沟通,一旦她有丝毫的情绪对病人表现出来,病人感受到的就不仅是“丝毫的情绪”,因为病人去找医生的时候都是带着病症甚至各种负面情绪的,是带着期待去的,他期望得到正面的回应。可是医生呢?医生的情绪怎么处理?医生也需要被接纳,被理解,医生的负面情绪积压得多了,怎么释放出来?
今天,我又去见了方医生,这一次,她更瘦了,皮肤也更黄了。她现在是副主任医生了,随之而来的是门诊病人的“爆满”。说“爆满”,一点也不夸张,我去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半左右,有个门口的阿姨说她做治疗已经排队等了一个半小时了还没到。
方医生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疲惫可能是休息不够,无奈可能源于病人们的“盲目不自知”。她跟我把脉之后,给我开了艾灸和切脉针灸。给我做治疗的时候,她说今天看的病人除了我旁边那位不是因为寒,其他的都是“寒证”。广州太热了,离开冷气根本没法睡觉。最近我们家都是一晚上一晚上吹空调的,有时白天也开空调。老大的鼻炎一阵一阵的,老二也流清鼻涕,现在我的身体也有反应了,却是要注意一下了。看着方医生无奈的表情,我能体会到她哪种无力感。
忽然想起前两周去家附近的一个医院,上楼的时候看到一个男人骂骂咧咧地在电梯上下行,好像是在埋怨某个医生。刚好我去看的那个科室护士台就有一个护士在安慰一个医生,那个医生愤愤而去。我问了护士,果然就是因为刚刚下楼的那个男人。原来那个男人去看医生,说自己头疼,让医生给他看看,医生让他做个检查,他不肯,说自己就是感冒,开点感冒药就行了。那个医生就让他转科室去看,他不肯。后来医生没办法就只得给他开感冒药,可是他又不肯了,冲着医生嚷嚷,后来差点没打起来。
我不知道那个男人到底怎么了,我猜他肯定有其他的情绪,在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的时候,他的情绪便爆发了,借机发泄了一通,他需要接纳、理解。那个医生被当成了出气筒,而且专业性受到了质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信任和认可。如果医生懂一点非暴力沟通,他会理解病人的无理取闹,可能就不会发生那样的对抗。如果那个男人懂一点非暴力沟通,他便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医生学习非暴力沟通可以减少医患矛盾,这个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