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1月)初以来,手机上突然多了不少促销广告,甚至是我居住附近的超商也推送过几次短信(不过推送的是什么鸡蛋、蔬菜打折消息像,我这样从来不做饭的人,看到这里只是觉得他们的广告做的还是不太精准),突然发现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双十一已然到来了。
记得大四那一年,在双十一买过一次书,确实省了不少钱。不过从大学毕业后,我基本上就没有怎么刻意的参与过双十一活动,不过会偶尔打开看看,或许翻到一些确实有吸引力的商品,那么我可能会买一些。
如果平日里遇到自己心仪的产品,我不会等到双十一这一天,我会立刻下单,而且会尽量选择支持当天或隔天送达的商品。对于自己心爱的东西,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立刻拥有它,反倒是不会等到双十一。
双十一购物节属于中国人原生创造的,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的知名度的一个购物节日,近些年来参与的地区和商家也越来越多。当然我个人从心底里是希望这样一个原生节日可以成为一个亚洲、乃至世界性的购物节日。回想双十一从概念到节日再到今日,从2009年第一次举办到今天只有紧紧10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有今天这个规模,实属不易。
为什么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很少参与双十一活动。大学生时期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期,虽然没有经济独立,但是却有一定自主消费的愿望,而且很多类似的人聚集在一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彼此讨论双十一,这是一个线下线上的互动,凑热闹是参与很多事情的一个动力。不过毕业之后,基本上这种互动、热闹就不存在了,所以参与双十一的兴趣就少了很多。
另外一个原因双十一的促销信息太杂乱了,尤其是打开购物软件的时候,我完全被界面上各种冗杂的信息、各样的折扣信息给弄晕了,让人不知所措。这就是我这两年不参与双十一最根本的原因,看不懂这些眼花缭乱的促销折扣信息,使人却步。
平时去到一个异乡,或逛一些网店的时候,看到一些比较有趣的物件,比如某某艺术品、某某玩意儿等等,那么确实会感到乐趣,有机会欣赏的美好的事物,自然就会感到购物的乐趣。
不考虑商品本身,完全在购物这个行为本身中去体验乐趣,这个我做不到。首先是挣钱确实不太容易,买回来东西至少是可以用得上的;其次相较于从购物中获得乐趣,我还有很多别的娱乐方式,比如阅读。
虽然我无法从购物行为中获取乐趣,但并不反对他人去享受购物的狂欢与乐趣,从购物中就能够得到快乐,何可而不为呢?用钱就可以买的简单的快乐,很羡慕。
今天路上听到某电台一个主持人和两个老外在讨论:双十一中的消费主义。三个人似乎都对于双十一购物狂欢下的消费保持反对态度。其中谈到一个例子:某大学学生发出公开呼吁,希望大学在双十一期间不要断网断电,满足学生们的购物需求。另外有些大学则借此机会宣传,本校不断网不断电,欢迎报考本校。
先不论节目观点的内容,讲一个题外话。电台的节目形式存在问题,除了社论内容,其他节目最好不要形成单一观点,电台保持一个作为公共言论的平台很重要,而不要找来三个观点一致的人去讨论,避免观众误会全社会都持有类似观点,误导观众。
我不反对双十一购物狂欢,也不反对购物狂欢延伸出来的消费主义。如果人们能够从消费中获得快乐,我觉得这样很好。每个人都有选择获得乐趣的方式,只要是合法的,用的是自己的钱,有没有必要去反对。
自视甚高的人认为有更高的(相比消费主义)水平的乐趣,那么自己去追求就好了,没有必要俯瞰万物,指点江山。大众的乐趣,是简单的,普通的,从购物中就获得最大的满足,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表现。
——写于2018年11月11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