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村庄
外婆的村庄叫刘家庄,顾名思义,这个村庄的人都姓刘,六百年前是一家。这个村庄很大,从东头走到西头大约要半个小时,听外婆说,邻村小刘家庄的人就是从这个村搬出去的。
我读初一的时候,回外婆家住了一年,时间虽短,可刘家庄的风情成了我记忆里一朵茉莉,在寂静的夜里,散发着幽香。
外婆家的房子是三大间六小间的结构,外墙是土砖,屋内全是厚厚的木板做里墙,粗大的木柱撑起整个屋子的脊梁,屋顶覆盖着黑瓦,门框是石条搭建的,大门是两扇木门,连接两扇木门的是木栓。
听母亲说,解放前,曾外祖父在南京拉人力车攒了一些钱租下了一个货运码头发了家致了富,他帮村里每个家庭盖起了房屋,还借钱给村里生病的孩子治病。由于他的善举,解放后他没划归地主富农。曾外祖父的房子在全村是最好的,整个屋子是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楼上是闺房,门窗雕有窗花。解放初,曾外祖父携家眷回到了刘家庄,那时,外公外婆已育有三个女儿。三女儿身体不好,家里没钱给她看病,外公只好拆楼上的木板卖钱带三女儿去医院看病,楼上的木板拆光了,三女儿的病也未好彻底,楼在时光里成了危楼,没办法,只好把整座房子拆了建了这座平房,平房的材料大多用的是老房子的材料。
外婆家屋前是村里人近十亩面积的生活水塘,一溜杨柳深情地环抱着这个池塘。夏日的清晨,窗外木桶与水面摩擦的哗啦声扰人清梦,树上的鸟儿拍着翅膀“唧”的一声飞过窗前。中午,炎热的天气让人昏昏欲睡,我坐在杨柳树下的阴凉里看书,水面的丝丝凉风愉悦了每一个文字。村庄在人们的午睡里沉寂,“知了。。。。。。知了。。。。。。”的蝉声穿越了村庄的上空,我一个人守望着整个村庄。
秋夜月圆的时候,我倚在门前看月亮。月亮冰洁,清辉四溢,丝丝柳条在月光里柔美娇羞,漂亮的五姨和年轻的五姨父站在柳树下说着悄悄话,夏风吹得人不知季节,月光撩拨得人不知白天黑夜,我就痴痴地守着这一地的清辉,直到外婆催促我早点休息。
一天傍晚,村里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说书人,村里出三元每家出二毛钱听说书人讲《隋唐演义》。
听书时间:晚上。
地点:打谷场。
那几天,太阳刚落山,村里人就搬着椅子凳子来到打谷场,打谷场的中央摆放着一个方桌,一把椅子,一根竹竿缠着电线,电线的一头是个六十瓦的电灯,大家围坐在桌子前,静静等待说书人出场。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说书人手拿一个小鼓出场了,他并未穿长衫,我对他有点失望。
人群也窃窃私语着:这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说书的。说书人也听到了大家的议论,他也不惊慌,只是用鼓槌在小鼓上轻轻地敲了敲,大家瞬间静了下来。
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是本县人,向大家集资听他说书表示感谢。他先给村里人讲了一个《懒夫妻》的故事,逗得大家笑声飞出打谷场外。田地里的昆虫也像赶场似的从四面八方奔来,有两个年轻后生持着一把蒲扇把昆虫从说书人的身边赶走。
《隋唐演义》开讲了,说书人低沉的诉说让刘家庄的人对骄奢淫逸、不理朝政、穷兵黩武的隋炀帝充满了痛恨。随着情节故事的展开,瓦岗寨起义军的十八人杰一个个形象鲜明起来:翟让的揭竿而起;“智多星”徐茂公的神机妙算;“混世魔王”程咬金的三板斧;“勇三郎”王伯当的神箭;薛仁贵的传奇;秦琼的仗义疏财;罗成的智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牵动着刘家庄人的心,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在说书人的激昂声里鲜血染红了残阳。说到激情处,说书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敲着小鼓唱起湖北大鼓来,这亲切的乡音柔软地落在了刘家庄人的心湖里,泛起一圈圈涟漪。每晚讲两个小时后,说书人都要给听众留下一个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铺成的故事悬念,抓住了村庄人的心,一连一个星期,刘家庄万人空巷。
刘家庄人不仅爱听书,对饮食也执着。
初秋的夜晚,榨坊里榨油的撞击声点燃了村庄人丰收的欢乐,豆油的清香在夜风里舞蹈,孩子们企盼着榨油的父亲带回一把油炸黄豆解馋。
外婆坐在一盏马灯下精心挑选粒大豆圆的黄豆留着过年打豆腐用,剩下的黄豆外婆按一定的比例和粗米泡一个晚上,第二天用石磨碾成浆,用小火把锅烧热,用草刷沾一点豆油和水的混合物把锅刷一遍,用一个大贝壳舀一点磨好的浆沿锅边洒落,一张薄而透明的豆皮就做好了。做好的豆皮切成丝,放一点绿色的大蒜,用一点猪油炒一炒,一盘香喷喷颜色亮丽的炒豆皮让人垂涎欲滴。刘家庄的人把切好的豆皮丝放在秋阳里晒干,晒干的豆皮用塑料袋装好,想吃的时候抓两把和冷水一起下锅煮,锅里的汤有点浓的时候放几片绿色的青菜一点盐少许猪油,一锅诱人的水煮豆皮就好了。刘家庄的人吃起水煮豆皮哧溜哧溜地响,只几下嘴上功夫,一蓝边粗瓷碗的水煮豆皮就见底了。村里来了炸米泡的人,外婆抓两把豆皮舀一勺猪油炸豆皮给我解馋,出锅的豆皮仿佛油炸似的伸直了身子,咬上一口,脆脆的、香香的,那愉悦的味道多年来成为了我乡愁的一部分。
三十多年过去了,曾外祖父给村民盖得的土砖房早没有了踪影,刘家庄已楼房林立,家家三月桃花开,九月板栗甜,十月柿子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