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特别想聊聊“慎独”这个话题,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并践行这一思想,那么会令自己快速成长。
“慎独”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律”。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说的就是“慎独”。意思是自己混得好(达)就要想办法为天下谋福利,这是士人的政治理想。混得不好(穷),也要独善其身,约束自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古时候的士人阶层是非常骄傲的阶层,他们是以国家为己任的,所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这是一个士子的理想和责任感、使命感。建立这样的人生观,往往能让人从囿于家庭琐事、蝇头小利中解脱出来,放眼世界和未来。所以《三国演义》中,周瑜才能有那样的气概,所以诸葛亮二十几岁已经名扬四方,而我们还在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还要别人管着、督促着才能学习,这就是差距。
不是所有的尝试都代表勇气
前一阵朋友圈里流行一张图,上面是一个奔跑的女孩,旁边写着:泡夜店、纹身、打洞、买醉,这些事看似很酷,其实一点难度都没有,人人都能做到。更酷的应该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看书、赚钱、健身、用心爱一个人这种在常人难以坚持的事情。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即便你做了那些耍酷的事,把身上烫两个烟疤,穿些奇装异服,老实说真没什么可骄傲的,如果你某一天站在别人面前,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这才酷毙了!
作家麦家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说:叛逆真的好吗?只有那些只想寻求自我,不想理解别人,也不想担负家庭责任的人才会叛逆。小时候叛逆觉得很酷,人到中年便觉得浪费了时间,因为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本可以用来和亲人好好相处,却用来对抗。本可以用来好好上进,却用来颓废。
少年时的好奇心会让人觉得冲破父母的限制就会自由,但事实上人应该有敬畏,能拒绝诱惑,坏的尝试其实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并不是什么勇敢。长大了,人们就会明白,越是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来证明自己的人,往往最没有自信,越是低调平和的人越有本事。这个世界所赞赏的不是好奇心,而是开创性;不是叛逆,而是坚韧。
“慎独”是内化于心的个人行为,不会因谁而改变
记得在北大读书时,语言学老师讲起一件事,他说他教的几个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后,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他们也跟着学,吐完还哈哈大笑,以此取乐。有很多人就认为,是中国人把他们带坏了。老师说,如果他们真的把不随地吐痰这个修养内化于心了,那么他们不会受任何人的影响,到哪个国家,在什么样恶劣的环境里,都不会随地吐痰。这就是“慎独”的作用,不因是否有人监督、有人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才是真正的修养。而外国留学生这么容易就被影响了,说明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是被迫如此的,并没有这样的修养。
说到这一点,让我想到“破窗理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比如一幢楼有几扇破窗,如果不赶快修好,会引得更多人来破坏窗户,从而产生更多的破窗。一个地方非常干净,人们会趋于继续保持这种整洁,而一个地方堆满垃圾,会有更多人把垃圾扔在这里。而“慎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道德的自我约束。排队时尽量遵守规则,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办好自己的事情,不因为别人插队,自己也插队。过马路都遵守红绿灯,可以保障大家的公共安全,不因为别人不遵守自己也不遵守。扩大开来,便是不因为别人作恶,自己也作恶,便是不盲从。
这让我想起《人民的名义》中,那么多人同情祁同伟却不喜欢侯亮平,这着实让人感到困惑。本身侯亮平所作所为才是正确的,应该受大家赞赏的,可就是因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人,人们就觉得不该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谬论。侯亮平其实就是一个懂得“慎独”的人,他拥有强大的理想和信念来帮助他约束自己,而祁同伟其实是在受到压迫之后改变了初衷,但是真正遵守“慎独”原则的人,是不会轻易改变初衷的。为什么在那么多学生中,孔子最爱颜回?因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因为颜回做到了忠于自己。一个人背叛了自己却把原因都归结于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就像一个孩子摔倒了却哭闹着怪地不平一样。祁同伟受害不能向迫害他的人讨回公道,却把这份作恶的力量用到了别的地方,对他人作恶,你还在同情他吗?
“慎独”是一种沉默的修养
慎独是一种沉默的修养,关键时刻才会显现出来。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钢七连都解散了,他仍然每天坚持跑一万米;他可以将图书馆的书从A看到Z;这是他对自己的坚守。这样的人不需要别人监督,也可以做成事情。
我的姐姐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小时候夏季农村经常停电,我还记得我们全家都出去乘凉,她自己一个人点着两三根蜡烛学习的场景,汗水湿透了半个背都毫无察觉。她经常早早地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还会再做一些小册子、练习题,从来不发愁作业太多。她的草稿本有一大摞,算草都像作业本一样整整齐齐,而且是反正面都用过,没有浪费过一张纸。所以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学业的成功。如果三心二意,不想做就不做,那一定是考不上好大学的。
不要去瓦解他人的意志
我们的父母看到孩子受苦,总会提一些特别不负责任的建议,来瓦解孩子的意志。比如,天气这么热,别写作业了,出去凉快会吧。比如,这么多作业哪儿写得完呀,不写了,赶快睡觉,明天我去跟你们老师说,等等。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说一些看似减轻他们负担的话,今后的人生谁为他们负责?
很多人从高中升入大学后,时间变得更加自由,有大量时间供自己支配,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往往变得不知所措,甚至荒废时光,不监督就不知道该做什么。这其实也是没有形成“慎独”人格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扮演着这样不负责任的角色?肯定有的,你的朋友说要减肥,你违心地说,不用减了你不胖。你朋友的工作还没做完,你想拉着他出去玩,就说:回来再做吧,我也没做完呢!……等等,我们还是不要这样做吧!
“慎独”会帮你实现理想
每个人都很有理想,关键是看谁能够坚持下去,不受他人的干扰,一步一步地完成。你开始健身了,有人叫你晚上吃好吃的,你禁不住诱惑去了,不要怪别人,是你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你准备周末看书,但你的朋友约你周末聚聚,你觉得推脱不掉去聚会了,不要说没办法,是你自己觉得聚会比看书重要。人的心智总量是有数的,关键看你消耗在什么地方。聚会、喝酒、打游戏消耗心智低,看书、听课、工作消耗心智较高,对于人的本能来说,自然会倾向于消耗较低的心智,所以你更愿意去做前者。但是从长远来看,前者能带给你的快乐即停即消,而后者带给你的快乐却更深远,这些会带给你成就感和价值感,觉得人生更有意义。
总而言之,能自律的人会看着自己的目标不动摇,不能自律的人只会在茫然的岁月中蹉跎下去,一事无成。能有多强的自律你就会有多大的成就,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也不晚。
PS:很快就要立秋了,你的2017计划怎么样了?最近在学习时间管理的课程,有时间会结合实际与大家分享。
(图片来自花瓣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