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万维钢老师的一篇书评时,有同学评论说他有些过度解读了。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好的书评是书的一部分,有从自己角度出发的解读才叫读书,否则那只能叫做看书。有时读一本书没有必要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读完,然后拘泥于书中观点将其精确地转述出来,那是一种信息整合的方式,但读书只做到这种程度还是不够的,很大程度上这也会失去亲自去读一本书的意义。
书和书评之间的关系像是教材和教辅一样,教辅就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的,不过很多教辅中个别题目会出现错误解答,或者有些题目只是出题人的主观想法,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历史上也有那种人,把原书看作是教辅,然后自己反推出一本教材来。古时候我们对于儒学的解读主要有两大派别,一帮坚持读书是要我注六经的,一帮却认为读经是要六经注我的。我们实际读书过程这两者可能是交叉进行的,但如果读书一定要有个最终目的的话,我是倾向于六经注我的。
另外,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狐狸与刺猬的思维差异。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只知道一件事情,反映在思想上两者是全面和深刻、模糊与确定的区别。读书这件事情上,有些人喜欢读透一本书,有些人喜欢多读几本书,我大概是属于后者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不过刺猬想要做得更好,是需要向狐狸学习的,反之亦然。
今天我们接着聊聊“本能”这个话题,我读的这本书叫做《本能2:为什么我们总跟自己过不去》,作者是迈克尔·卡普兰与他的母亲埃伦·卡普兰。书中从男女情感、人际关系、大脑感知、认知错觉、道德推理、经济生活、思维方式等七个角度探讨了人的一些本能起源,主要涉及了些人类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在研究人自身时也主要是用这几个方面诠释的。
对我来说这本书并没有提出非常新颖的论点,却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论据。下面一起看一下我觉得有意思的三个问题。
1.我们的择偶标准是不是一种本能?
很大程度上是的,我先回答再解释下。为什么只是说很大程度上是呢,因为现代生活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了。我们知道生物进化有一种滞后性,对人来说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稳定安逸的生活显得人类整体上的演化好像是停滞了,但实际上人群里基因突变发生的比率可能没有变化,而且我们的基数比过去更大了,科技、经济等等各种文化对于人本身的演化可能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中的观点是,决定物种演化主要有两种因素,一种是自然选择,一种是异性选择。择偶标准就是对这双重选择的一种应对之道,或者说是百万年来各种随机性选择下所形成的一个标准答案。现代生活中出现了爱情、浪漫等等文化概念,我们的择偶标准也有了一些新的细节变化,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变化依然是符合那些标准答案的,是建立在最初那个测试版本之上的。它像家训一般,从几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那里一代代传下来,告诉我们家里的媳妇或女婿应该是啥样的。
有个说法是男人和女人是两种不同的物种,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算违背事实情况,如果在游戏中,男人和女人就是属性不同、技能迥异的两种职业,在现实中我们称这两种职业为狩猎者和采集者。这种差异也体现到他们各自的择偶标准中,在很久以前,理想男人的征婚广告可能是这样描述的,成功的狩猎者,广为尊重,有几块赭石却很少使用,高大、有着宽宽的肩膀和魅力的毛发,喜爱孩子,但目前无子,准备进入婚姻状态,年龄比你大四到六岁。理想女人的标签可能是这样的,年轻、身材匀称、是娴熟采集者的女儿,拥有完美的腰臀比例,忠贞、克己、谨慎、对小错宽容,喜爱孩子但目前无子。
2.为什么心情差时不宜购物?
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禀赋效应”,讲了我们在经济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具体是指当我们一旦拥有了某项物品时,我们对该物品的估值要比拥有之前要大大增加,我们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亦是同理。禀赋效应的发生原理可以用损失厌恶来解释,就是说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损失带来的负效用大约是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丢票问题,你想一个人去看场电影,票价是50块钱,如果你在买票前发现丢了50元,你还会买票吗?如果你在买票后发现票弄丢了,你还会买票吗?理论上看两种情况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票丢了后再选择购票的比例小于前一种情况。我们买完票之后,已经把票内化成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当票丢了后我们在心理感受上会觉得损失的要远远大于50块钱。
但是这种禀赋效应只会在我们情绪是积极的或者是平静的时候明显,当我们处于消极情绪时它就消失了,甚至更糟的是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估自己拥有物品的价值。不高兴时我们会出售所拥有的来减少损失,舒缓那些消极情绪,我们会买一些超出实际价格和需求的物品,这在当时可能使我们觉得物美价廉,等平静下来后,禀赋效应反过来又让我们觉得物超所值。因此心情坏时去购物,就像肚子饿时去超市一样危险。
3.人类愚蠢行为有哪些基本定律?
这是个充满错误的世界,回头看看人类历史,除了愚蠢还是愚蠢。其实不论是生物也好,社会也罢,它的演化方向都是单向的,从统计学的概率上来说错误出现的概率要比正确大得多。愚蠢和智慧只是基于人类视角的不同分类,它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多样性的一部分。
1987年,意大利经济史学教授卡洛·奇波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基本法则,并将其称为人类愚蠢五定律。他根据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两个因素将人分成了聪明人、老好人、抢劫者、愚昧者四种。具体分类和五个定律如下:
第一,从始至终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低估周围活跃的愚昧者数量。开篇的第一个法则就振聋发聩,听起来似乎不太乐观,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愚昧者和愚昧行为的数量并不会随着我们的主观意见的改变而增减。
第二,某个人是否愚昧的概率独立于此人的其它特性。每一个人,无论是蓝领工人或白领精英,饱读诗书或笨手笨脚,出口成章或精通街骂,都可能是愚昧的人。并且这种无知的人平均分布在社会的每个阶层。诺奖获得者中愚昧之人的比例与奥运游泳运动员的不相上下。
第三,愚昧者在自己并不获得收获的情况下,给其它的团体或个人(甚至自己)带来损失。打人的醉汉、追尾的司机、假摔的球员、以及耍脾气让整个团队功亏一篑的网游玩家,都是些愚昧的人。奇波拉认为,他们的行为根本上没有逻辑也没有经过思考,理智的人很难理解这类人做事的方式。
第四,不愚昧者始终低估愚昧者的危害程度。不愚昧者总是忘记一点,在任何时间、场合与条件下,与愚昧者打交道或建立关系必定是一个带来损失的错误。当我们知道某些人是愚昧的,甚至知道他们的危害,我们仍将其留在自己身边。千百年来,大庭广众下与日常生活中,无数个体忽视了第四定律中的事实,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
第五,愚昧的人是最危险的人。的确,愚昧者比抢夺者更加可怕。自私的人至少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愚昧的人则将整个社会拖入泥潭。控制愚昧之人是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那些有智慧的人,必须承担的沉重责任。
我觉得现实生活中这四类人的博弈可能是无比复杂的,而且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身份也可能是不同的,一个人既可能是聪明人也可能是愚昧者,一个人既可能是老好人,同时又是一个抢劫者。也许我们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然后扮演好自己真正喜欢的那个角色。
这是今天的三个问题,你有没有跟自己过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