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因仰慕战国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相如。蜀郡成都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他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汉武帝时两司马。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在他的巨著《史记》里花费大量笔墨记载司马相如的文章,非常欣赏司马相如的才能。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司马相如更为后人所熟知的则是他与卓文君的爱情。
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最初是在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手下任职,梁王死了,他回到故乡。好友王吉是临邛的县令,邀请他去当地的富豪卓王孙家做客。卓王孙女儿卓文君当时17岁,守寡在家,司马相如久慕文君才貌,席间弹琴赋词意欲挑之。据说当时所赋之歌即是今天推荐阅读的《琴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xié háng)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zī )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凤是指雄鸟,凰为雌鸟。诗的大意为:
凤鸟凤鸟回到故乡,遨游四海为求其凰。时机未到无有所得,谁知今天来此地方!有艳丽女子身处闺房,咫尺天涯让我心伤。何时你我能结百年,比翼双飞成鸳鸯!
凰鸟凰鸟快来吧,快来做我的新娘。我们情投意合,半夜里相会谁会知晓?和我一起远走高飞,不要假装不懂,让我悲伤!
卓文君这样聪慧的女子当然明白司马相如的意思,她从窗外偷偷观看,为司马相如的风流才情所打动,已经芳心暗许,却无由通会。宴会结束,司马相如又让人带重金贿赂卓文君身边的侍从,于是,二人半夜相会并连夜逃回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卓王孙得知后,大怒,因为这在古代就是“淫奔”,实在有辱门风,他拒绝给女儿一分钱的陪嫁。
为了爱情而孤身远走异乡的卓文君到了成都才发现,现实比想象中更残酷:司马相如家里穷的只有四堵墙。这样的日子对于富家千金和不善谋生的穷书生来说,当然不能持久。在卓文君的建议下,二人重回临邛卓文君的故乡,希望能得到父兄的援助。最初,二人开个酒馆,文君卖酒,司马相如打杂。卓王孙听说后,觉得很丢脸,待在家里不出来。兄弟和朋友们都劝卓王孙说:“你有一男两女,家里并不缺钱。现在文君已经嫁给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于是,卓王孙分给女儿很多钱财:僮仆上百人,钱上百万,还有出嫁的衣服之类。文君与相如带着钱回到成都,买田买房,过上了富人的生活。
这是古代一个草根成功迎娶“白富美”的故事,司马相如的艳遇真让人艳羡啊!不过,谁让人家司马相如有才华,有名气呢?后来,他也确实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官。可见能成功抱得美人归,是要有资质的。
按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美得就像童话,有才有貎有钱的二人应该是“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了,不过后世偏偏有好事者编造出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故事来,让这美好的爱情节外生枝,事虽属捕风捉影,但是也颇有趣,一并叙之聊供谈资。
话说到了京城,司马相如渐渐地就起了别的心思,他写给卓文君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即无忆即无意,岂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没有过去的回忆,已经无意于她?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她回了一首《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据说,司马相如接到此信后,愧悔交加,摒弃杂念,二人重归于好。
曲折的故事,美好的结局,是中国许多民间故事的“套路”。但不知那些编出这些故事的人究竟是何居心?为什么司马相如非要移情别恋?他娶了这样一个又漂亮又多金的妻子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如果非要找到一个理由,我想就是:在世人们的眼中,“男子爱后妇” 实在是一种本性、本能,哪怕娶到富家千金的是个穷光蛋,时过境迁他依然会想入非非。行文至此,问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负”,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