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
上学的时候老觉得学习是给别人学的,所以并没有用尽全身力气。
(画外音:无数次妈妈在耳边吼着:学习是给别人学的么?!)
工作了发现,学习真的是给自己学的。学习到一点一滴的新知识就像打游戏里面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新道具,全部都是助力你闯关获胜的利器啊!
新知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业务水平,可以开拓视野,达到极致时就能融会贯通!
自从明白了新知识都是为我省时省力的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从而实现中国梦的贤内助,想学习的动力就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啊!
上学的时候同样是上课下课,同样是听讲做作业,为什么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卖煎饼果子?!
(画外音:卖煎饼果子的不一定比金榜题名的赚的少活的累过的差哦)
因为学习是讲究方法的!
工作之后发现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而每天都只是24小时,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最少的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的学到更多的知识的学习方法真的太重要了!
既然要研究学习方法,那么就看看别人都是如何学习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
记得在哪里看到豆子有篇回答觉得不错,题目是有没有一种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
既然要找爽的学习方法,那么首先作者带着我们定义了什么样的是爽的,他给出了三个定义:
热爱的事
有实在而及时的反馈
利用这些反馈促进良性循环
学习是一件累的事,这必须承认,但是能让累的事爽起来,那么必须有上面三个特征。
如果是你热爱的事,你一定不会觉得累,反而像海绵遇到水,不自觉的就开始行动了。
如果学习给了你实在的反馈,你肯定心里有所安慰,学有所得,这是最好的满足。同时,这个反馈最好及时,越及时越能够调动你的积极性。
如果上述反馈能让你更加热爱学习,而学习继续有实在而及时的反馈,就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你更加热爱学习,学习的反馈更加丰硕,源源不断的知识装入脑海中,学习起来更加高效,反馈更加实在高效。我想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实践了,小时候学完一个学期就要考试,考完试排出名次后还要给成绩好的同学发奖励,我想考试就是为了有个及时的反馈,发奖励就是为了有实在的反馈,这样的反馈让热爱学习的同学更加热爱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那么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学习方法呢,他给出来了,并分层次讲解了。
分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以及检测学习结果四个方面。
学习前:定计划,保持仪式感
定计划就是要有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的具体安排。
成语云有的放矢。
没靶子你朝哪放箭啊?!
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回想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做个简短的总结,更重要的是梳理一下明天要干的事情,做个计划,有了计划按照计划的每个步骤进行工作就有了目标,干起来自然也不会像无头苍蝇白费力气了。
工作之后的学习时间比较稀缺与零散,若不定好计划,做好安排,实在难以静下心来去学习。
而且工作之后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实用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主要围绕有用来进行。为了早日用上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排一下计划。
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学习也需要仪式感。
古时候学习前要洗手,现代开学的时候有开学典礼,我想这些都是仪式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习时:番茄工作法
学习是一件累的事情,在学习的时候,为了集中精力,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现在时间管理领域很流行的一个工作方法,有很多版本,基本内容就是一个番茄一个番茄的吃,比如先专心学习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这算一个番茄,再吃下一个番茄,也就是再专心学习25分钟,之后休息5分钟,几个番茄钟之后多休息一会。这5分钟的休息在我看来就是实在的及时的反馈。要集中很长时间的精力会觉得比较累,比较难,但是分段来实现就容易一点啦,每坚持一会都有休息时间在等你哦。
学习后: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是个神人,写他的书名字叫做《奇特的一生》。他把自己的时间都干了什么做了详细的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和自己的目标可以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这样可以发现自己的时间利用是否有效率,规避不合理的时间利用以及时间的浪费,从而达到高效利用时间。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高效利用、合理分配时间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你能做到,相当于你比别人的时间要多了哦!再往深里想,就是把生命都延长了。有没有觉得很值!
检测学习结果:费曼技巧
看懂了不代表你会了,只有你能讲出来才是你自己的。
这个就能解释前面提到的同样的上课,同样的作业,有的人会了,有的人根本不会。
看过了读过了不是会了,只有能讲出来并且能经得住提问才是真的会了。
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自己给自己无数次提问,这样,心里有数了,答案都思考过了,就可以心里踏实的说我会了,甚至可以去给别人讲了。
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出真正的学习结果。
让人很爽的学习方法毕竟是别人的学习方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不断完善,才能生成私人定制的让你很爽的学习方法!
Read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