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于语文教学的功用,在于文学的审美性。这种审美性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中这几个方面。
第一,品鉴语言形式的艺术性。语文教学中的例子(教科书的课文)许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我们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时,并不要求我们都能达到如这些文学作者那般表达,那是训练一个作家。在语文教学里,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体悟这种言说智慧,形成一种对语言形式(这样表达和那样表达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效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的良好感觉,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
第二,文化上的熏陶性。这和形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作品中,形式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间接影响了我们的道德,思想的涵养。因为选进语文教学的例子中不少是我国古代和现当代经典的文学作品,他们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本身意义的时候,也就是在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和继承。而就某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对其进行文学批评与我们正常时候的解读的最大区别在于,批评的目的在于超越与归正,比如我用某种主义来看这篇小说,产生了新的释义或者我从新的史料中发现了某些以前错误的观点。
而普通人或者学生的解读在于基本的理解和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意义与文本意义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主观的,如读背影联想到自己对父爱的理解等,也可以是偏客观的,如研究型阅读,对比阅读(这些阅读类型的目的不是为了对文本进行新的诠释,而是获得更多在文本主题确定意义下对写作思维的加深理解或者与其他文本发生联结互文。)而体现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上,学生更是需要在对基本文意理解基础上,建立一种阅读图式,这种阅读图式的形成得益于对这一类文章如何理解的经验以及阅读的方法。假以时日再面对其他类型相关的文章时,能调动以前的图式,与此产生联结或者互文。
而往往,在第一次面对文学作品时,理解是最难的,就更别说建立图式了。在教学语境中,怎么去理解文学作品,我认为第一步该做的是建立在作者语境下对文本的理解,这个理解绝对不是学生自我的理解,而是基于文章篇章结构,以及作者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只有进行了第一步,创造性阅读才能发生,不然就是胡言乱语。)甚至在教学语境下,我们有必要还原出我们对文本理解的基本流程,比如确定目的,抓捕有用信息,确定和整合信息,形成评价,在这几个过程中,圈点批注等方法相机传授,如在圈点批注时候,如何分析某一句话,用还原还是对比的手法,是从作者写作思维角度还是其他如朗读体会等角度,都应该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有所体现,而不能是和稀泥(小组讨论等方法)一样的处理。(这几个过程是借鉴了2018年pisa阅读素养报告里对阅读方法的说明。我认为这还原了成熟读者在阅读时为了获得意义而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比如一篇文学作品,我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我可能为了了解清楚它的篇章结构,那我就要确定这个目的,然后在文章中收集信息,在这里我们可能经常采用找每段的关键句这样的操作,然后进行信息的整合也即是对这些关键句进行分析,分析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作出评价即是我对篇章结构做一个总结性的描述。或者我们为了确定某个作品的真实性,我们也是同样在思维中进行了上述一系列动作。值得思考的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学生有时候往往缺少的是生活经验或称为百科知识,我们必须先把基础的条件给予进去,这是在信息整合和评价中一个的隐含条件,即我是在这些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评价,比如评价真实性,我是了解了影响真实性的几个方面。而且为了学习某篇文学作品,我们往往需要重复许多次上述活动,在教学语境中,确定目的也即是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能形成链条,还需要考察老师的设计功力和理解逻辑。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为达成学习这篇文学作品,我们需要设定几个目的(问题),这些目的在内有没有知识或理解的衔接性,在外是不是符合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的要求。)
总而言之,阅读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两回事,我们在教学要做的事,我以为就是对学生在面对文学作品时,在如何阅读,如何理解的每一步上进行训练,逐渐形成图式,逐渐向一名成熟的读者靠近。如有可能,在对文学作品里的形式和内容的东西进行顺应和内化,从而向一名作家靠近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好的作家一定也是一名优秀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