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选择的幸福
印度和中国人有着共同的特点:聪明和努力,现在中国人的起点甚至还略高一筹,但为什么中国人在跨国企业的高管比印度人少?
固有的认知:
1、 印度人会吹牛,拉帮结派;
2、 印度人走出国门比中国人要早半个多世纪;
3、 印度人的英语交流能力比中国人好;
4、 意识形态上,西方国家对中国有些防范,但并不认为印度是威胁;
以上原因只能解释印度人比中国人当高管的人数多,却不能解释为什么美国本土的精英常常在企业里也竞争不过印度人;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奚恺元教授从幸福学角度给出的合理的解释:
因为印度人缺乏选择,不选择产生了幸福感和成就感。
首先印度人在婚姻中没什么选择。今天世界各国都是自由恋爱,但大量印度人采用的是古老的门当户对择偶方式。而且受到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影响,阶层比较固定,可选择的婚配对象也非常少。既然结了婚,就只能用心经营,因为就算离婚,也没太多选择。所以,印度人的半包办婚姻,在同等收入水平比较,幸福指数反而远高于美国人。
其次在工作中,印度人也没太多选择。印度近年虽然发展很快,依然非常穷。当印度的精英通过读书或工作移民到新的国家后,几乎不会再回到印度,因为回去了更没有好的工作机会。所以,只能在职场上深耕,自然就更有竞争力了。
类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基本一心一意在美国发展,所以很多都做到了美国顶级大学的教授,获得很多大奖。但近年中国留学生因为选择过多,导致人不愿意长期在一个地方和一个领域努力经营,也就难以做到顶级。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精力花在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少些选择,更加聚焦,我们会更幸福,更成功。
二、放弃的智慧
吴军老师在书中提到罗振宇老师找他请教如何管理时间,同时做那么多事情的。吴军老师说他的诀窍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他在书中分享了三个点:
1、跳出思维定式,换个角度判断事情的重要性;
比如我们每天都在做临时插进来的很多事情,如果不做,显得没礼貌、没面子,或者亏大了。这些就是思维的定式,可以不做这些事试试看。
2、敢于舍弃;
书中列举了两个女生都想出国,在职考托福的例子。俩人工作都很忙,一个女生在准备考试时,依然被工作和生活应酬的各种杂事缠身,结果一直考不上。现在依然在不死不活的单位干着一份不死不活的工作,而且依然很忙很辛苦。
另一个女生是大专学历,基础相对更弱一些,为了出国,把工作以外所有时间全部用来复习,一切社交应酬全部取消,最后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后来到美国工作十几年,在某公司深耕,现在也生活得不错。
第二个女生就是判断了事情的重要性,找出无关紧要的事情,把能舍弃的都舍弃了。
3、捡芝麻捡得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
我们在生活中做了太多捡芝麻的行为。比如:
为了省钱,大半夜等着抢购;为了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在网上各种查攻略,找代购;为了挣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看到这些捡芝麻的行为,我想到“生活所迫”四个字,但事实上没省这些钱,没挣这些钱,我们的生活也没差到哪里去。所以,这些行为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生活所迫”)
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的时间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人们会习惯于低层次的追求。而一旦人的心志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
而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因为捡西瓜是需要能力的,而这份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才能获得。与其节省或赚一些小钱,不如聚焦一个点,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但因为捡芝麻的人,捡西瓜的人少,所以要捡西瓜,就得耐得住寂寞。
(回想自己北漂十年,为何能立足北京,完全因为自己当时没得选,没有任何依靠,不踏实工作就生存不下去啊。再回看来到深圳这几年,因为娃爸给予的支持,我的选择多了,这也想做,那也想做,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时间。当然,每一步路都没有白走,一直保持在自我反省,自我成长的状态就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