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们好,我是雨中的猫
今天咱们唠唠俄狄浦斯情结。
唠到俄狄浦斯情结,咱大概率会想到某某人“恋母”,或弑父娶母。
还有令人讨厌的指责:不管你对那女孩啥想法,你就是在想你妈。
首先,弗洛伊德用希腊神话里的角色俄狄浦斯,给男孩爱母憎父的无意识欲望取了名字。但是,真正的俄狄浦斯情结,远不止这么简单。
拉康,是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进一步解释,并发扬的精神分析学家,也是个哲人。在他的一期研讨班中,他以一种结构的办法,把俄狄浦斯情结精细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咱先看俄狄浦斯的第一阶段,也可叫做母婴镜像阶段。
爸爸还没真正出来,妈妈和小孩还是镜像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小孩在妈妈那树立自我。这时候,小孩和妈妈里有个"第三者",是个妈妈欲望的对象,也就是想象中的"菲勒斯"(男性生殖器官)。
注意!虽然这个"菲勒斯"就是爸爸,但严格来唠,第一阶段爸爸还没出来,他还是孩子眼中可能存在的爸爸。拉康将这个介入母婴的第三者称为“以父之名”。这个第三者,它相当于一个座位,小孩把这个座位上的人,理解为妈妈的欲望对象,同时这个座位也是一个权威。
咱都知道,小孩肯定会随时要妈妈,不然哭闹,但妈妈不可能随时都陪着,还要洗衣服做饭。这时在小孩眼里,妈妈就会重复着一种运动,啥运动?
出现—消失—出现—消失。妈妈要么忙着家务要么忙工作,可小孩不知道啊,一脸懵圈。因此妈妈的运动,在小孩的世界里只是一种“随意任性”。面对妈妈无规则消失,小孩心里想:妈妈为啥消失呢?
小孩把答案直指菲勒斯。妈妈消失代表妈妈想要菲勒斯,于是小孩就想成为菲勒斯。
接着唠第二个阶段
一次次的母子分离,和想象性爸爸出场,让小孩意识到,自己根本成为不了菲勒斯。小孩本以为妈妈是最高级别的领导,现在发现身后还有个爸爸,这个爸爸有权有势,掌控着一切。爸爸,破坏了妈妈在小孩那的全能形象。爸爸把母亲“阉割”了,小孩发现妈妈有种缺失。
为啥这的爸爸是想象性的?因为在这小孩和爸爸有种PK的意义,争夺妈妈的PK。
最后一个阶段
在发现妈妈是不完美,是缺失的,而爸爸可以填补妈妈的缺失的一部分的时候,小孩就开始认为爸爸有菲勒斯,旋即认同爸爸,接受象征性阉割。
象征性阉割好理解,就是说阉割掉小孩成为菲勒斯的幻想,并在现实里拥有象征的菲勒斯,以此完成对爸爸的认同。
唠在最后,想象中菲勒斯是小孩假设的,要成为妈妈的欲望对象必须得有东西。小孩想满足妈妈的欲望,就认同菲勒斯,想象成为菲勒斯拥有者。拉康认为,俄底浦斯情结体现的就是小孩放弃认同想象的菲勒斯,而认识到它是一个并不实际存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