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从欧洲旅行回来都会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且游兴还意犹未尽,真有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的感受与收获。
聊起旅行,好多朋友都会问我两个问题,问题一:欧洲你都去了好多次,还去?确实,这是个好问题,从十一年前第一次去欧洲,计算起来,这十一年,我还真去了六次,平均两年不到就去一次。有时候我自己也在问自己,是什么吸引我多次到欧洲旅行?
记得初次进入欧洲,就被那些雄伟的教堂,华丽的宫殿,美丽的田园风光,厚重的艺术作品所震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再来细细地领略。之后每一次再游,我会越来越觉得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战火不断的岁月里,它不仅是人类近代工业革命的诞生地,也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又是近代西方文化艺术的复兴地,还是人类进步思想的萌发地,当然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对这一系列比较冲突问题的了解、接触、探寻,不论你是用来做学问,还是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都会让你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当你一次次走近欧洲,徘徊在那些历史叠加的广场,踯躅在那些过往豪情的街头,倘佯在那些曾经风流的角落,盘桓在那些昔日辉煌的殿堂。只要闭上眼睛,仿佛就可以穿越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与叱咤风云的英雄对话,与浅唱低吟的大师交流,远观一场场悲壮惨烈的战争,近看一出出温情挚爱的浪漫。品味着跌宕起伏的悲惨世界,惊叹着巧夺天工的人类智慧。这时候你会突然发现,旅行就是一种理性知识与感官认知最完美的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很多杂乱知识点和感官的无意识点,似乎在那一刻得到有机的组合与排序。几次欧洲旅行之后,很多关于欧洲乃至世界重大事件的前世今生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云开日散,似乎已经借得了一双慧眼可以透过那些客体的现象,看到主体的本质。尼采曾说:读书给我更多的憩息,引导我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那么旅行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灵魂游荡在别人的世界之中。
问题二,出门旅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收获。首先,每一次出行,行程设计就是一个学习与享受的过程,为什么要选这个城市不选那个城市?到那个旅行地的目的是什么?在那里要花多少时间?它在是历史上曾经有过什么?在那个城市我要看什么?听什么?感受什么?甚至是吃什么?喝什么?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探索,甚至是查阅相关的论文,无形之中对自己原来有限的思维空间和知识面就是一次大大的扩容与升级啦!好在多年来交了很多喜欢旅行和旅游界的好朋友,更有不少生活在国外的老朋友,从与他们的交流、请教之中吸取了不少实战的精华,借此谢谢这些新朋老友。其次,旅行是对一个人意志、人格、品行、素养、体能最好的锤炼过程。每一次旅行就像开启一次未知的探险航行,未来的旅途之中会遇上什么是不可以预测的,虽然之前你可以事无巨细,细致精心的考虑每一件事,但现实中,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出门旅行就是要做好敢于面对所有变化与意外的心理准备,安排好自己作息,拥有饱满的精力与激情,可以说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人生旅途的缩影。探险的航程,有老水手的引领固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得有一颗迎接各种挑战并乐观应对的坚定之心。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要不忘初心,出门旅行初心是什么?对于任何一个旅行者都应该时刻询问自己,只有坚定的初心才不会被航程中出现的风浪、暗礁、挫折、甚至是自己的心魔所左右,所影响,而最终实现初心所向。在风平浪静之中航行算不得真英雄,排除万难实现最初之心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旅者,这也才是出门旅行对自我最好的修炼与收获。
再次,旅行就如那句:“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名言所述,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与追求进步的过程,身体和灵魂最少必有一个在路上。我想这句话的原意是要传递一种信息,就是一个人怎样才能在一生不长的旅途之中,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那么如果有目的地学习和有目的地旅行,达到身体与灵魂有机相结合,一起在路上,那该又是一件怎样快乐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