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雁北人而言,那方言土调的地方小戏就是耍孩儿,那是当年的老大同人最流行的音乐,是今天大同最具地方特色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耍孩儿是什么?对于很多喜欢流行音乐的年轻人而言,已然有些陌生。
耍孩儿戏,又名“咳咳腔”,是一种古老珍贵的剧种,与秦腔、昆曲齐名,在2006年文化部公示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荣登大榜。至今已有七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比京剧还早500年,是戏曲梨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耍孩儿”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优美动听,悦耳感人。其演出形式纯属舞台表演,在唱、做、念、打综合艺术中以舞见长,传统唱腔在一出戏里,基本上是将主曲(平曲子)多次重复演唱,属单曲体的联套形式,旋律委婉流畅,音质浑厚铿锵,便于抒发悲壮的感情。耍孩儿戏的唱腔很有特色,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接近,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耍孩儿戏的表演非常活泼而且歌唱性、舞蹈性都很强,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有挖步功、马鞭子功、扇子功等。
耍孩儿剧目虽然多为悲剧,但因为其中总有丑角妙趣横生表演的重场戏,所以仍然使当地群众看得兴味十足。耍孩儿有自己的传统剧目,最具代表性的有 《白马关》、《七人贤》、《三孝牌》、《金木鱼》、《狮子洞》、《扇坟》等40多个。耍孩儿的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表演上大量吸收民间舞蹈动作,更接近于生活,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耍孩儿剧种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2006年,耍孩儿正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代代耍孩儿的传承者正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非遗”艺术人才而倾心竭力,执着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艺术的舞台。
非遗文化资源产生于民间、壮大于民间, 因此, 应倡议相关文化主管机构应当依托各种现代技术方式和传媒手段, 加强非遗文化同基层民众的联系, 走进校园,走入乡间。由此将确保非遗文化资源得到更为理想的传承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