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巨流河》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用感性从容的笔触写将出来,这是什么感觉?一种生离死别的人生,用云淡风轻的语调铺陈开去,这是何种况味?严谨的史家笔法与优雅的散文风格熔铸一炉,这是《巨流河》给我的印像。
辽河,清代称为巨流河。《巨流河》一书的作者齐邦媛,出生在辽河边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留学德国的知识分子,在军阀的部队里和国民党军中都任过重要职务。随着当时战事的发展,童年齐邦媛从巨流河边的东北黑土地走出,颠沛辗转于北京、南京、武汉、重庆、大西南、台湾……战争在她的心中满了弹痕。
战争结束后,她在任职于台湾大学,又游历世界各地,讲学不辍、笔耕不辍,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直埋藏在心中最深的地方。进入新世纪、在作者80岁高龄时,那酝酿发酵了六十多年的记忆,在作者的心中愈发清晰起来。她终于拿起笔来,将她对祖国、对为国献身英烈的满腔深情,流注笔端,成就了这部史诗般的传记——《巨流河》。
这是一部自传,但远远超过了小我叙事的范畴,让人更愿意将它当做历史来读。上世纪前半叶中华民族遭受的深重灾难,中华儿女与侵略者斗争、与命运抗争的风骨……真是的历史镜头通过作者的视角鲜活地展现:郭松龄反抗军阀的兵谏行动、二十九军的浴血守卫华北、日军屠城南京,还有那大后方校园的弦歌、武汉民众的觉醒、台儿庄激战的慷慨激昂、滇缅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有着故园沦丧的切肤之痛,他在抗日战争中更加竭尽全力地工作,以至很少与家人团聚;齐邦媛的母亲虽然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但身为东北人,对东北流亡子第的大爱,常常让人热泪沾襟;齐邦媛在颠沛流离中,伴随着恐惧、无助、义愤,逐步走向坚强、勇毅,一个天真柔弱的小女孩,成长为抗日大潮中的热血青年;那一批东北流亡的青年,他们大多已经无家可归,因此,义无反顾地从军抗日,几乎成为他们这代人最高贵的选择,青春因此而陨落于战场;还有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民国大家:张伯苓对子弟如父兄般的关爱,朱光潜对学生严格中的温情;那些或知名、或不那么知名的南开教师、武大教授、进步杂志的编辑,他们在烽火连月的日子里,坚守知识分子的本分,教育学生,引领思潮……《巨流河》为我们展现的是史诗般壮阔的生动画卷,它无疑是一部史书。
《巨流河》同时也是一部语言多姿的散文。在书中,那段历史早已不是教科书上几行硬邦邦的文字,而是亲眼所见的场景:北平城楼上革命志士血淋淋的头颅、向大后方撤退时那混乱的船舱、日本轰炸机肚子里落下的银色的尖锥形炸弹、流亡学校里齐唱《松花江上》的悲恸,还有那对陈纳德将军感恩的欢送会、流水清澈的青衣江和荒芜满目的珞珈山、国民党战士枯干的颜面、北平城古老而忧郁的城门……作者用她那特有的宁静叙事风格,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和事件的鲜活存在,一桩桩、一幕幕伴随着作者情感的潮水向读者涌来,打湿我们的双眸、淹没我们的思想,那些奔涌的热血、那些奋不顾身的拼杀、还有那在被战争烽烟遮蔽的儿女情长,都是那样直击人的内心。
读《巨流河》时,常常让我想到《呼兰河传》、《城南旧事》,三者有很多相似处,不同的是后两者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叙事,尽管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时代的背景,但是,《巨流河》拥有更加广阔的历史纵深感,更加宏远的文化眼光。那种对英雄的深沉缅怀,那种对历史悲痛的回忆,寄予平静从容的叙事之中。书中珍贵的历史照片,进一步增强了全书厚重的历史感,让人真切感受到超越虚构小说的、深沉绵远的家国情怀。
有人说《巨流河》之后,再也不会有如此既朴素又厚重的传记了。我想大概也是,齐邦媛特殊的身世,让她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她那深厚的文字功力和对事件深刻细腻的心理感受,又让叙述如此富有亲和力。整本书就像一条大江,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下面涌动的是汹涌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