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文明很复杂,有着残酷、奔放、奇幻和科技理性等诸多层面,以及那些我们已经无法认知的部分。只是早在三千年前,它们就已经被彻底忘却。这是一本我自己都没想到能坚持读完的书,读后发现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是收获的感受还是蛮多的。
《翦商》,原本我以为这是一本讲述周灭商那段历史的书,以为会以事件的发展将全书的内容进行衔接,没想到这是一本以墓穴考古为主基调的书,因其的容涉及商的人祭文化,所以还挺重口味,时不时会在胃里多生翻江倒海的效果。(多重的口味?以一个卯刑为例:卯是个象形字,这个刑法就是把人活生生的剖分成左右两半)
我称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胃里翻浆倒海,眼睛却不愿离开......
本书的切入点虽然口味较重,但对于我这种考古小白来说倒也感觉蛮新鲜的。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夏人、商人和周人陵墓进行考古发现了很多被时间或人物有意无意抹去的故事。从谷物的分部布分析人口的数量,地貌的变迁;从殉葬的物品、生物判断墓主的身份地位,甚至从青铜器在某一时间替代人殉,随后人殉再次取代青翻器推断出商朝内部出现两股不同的派系,改革派未能战胜保守派并最终被驱逐。都让我觉得耳目一新,同时也对之前并不熟悉的商朝有了初步的了解。
商其实也是一个种族融合的朝代,它之所以取代了二里河------夏,是因为其与二里河------夏中的青铜器制造行会建立了同盟,从而才取代了文程度更高的二里河------夏。商的国君自称是可以与上帝(此上帝非彼上帝)连线,受到上天诸神的眷顾,其连线方式不是打电话也不是发微信,而是通过占卜。占卜的结果由商的国君自己领悟,从书中的部分例子来看似乎是他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由此看来掌握话语权是何等的重要啊。
姬昌的靠山苏妲己?
因为商是一个大邦,所有时不时会有周边的野蛮部落前来投靠,周便是其中之一。商给周安排的工作就是负责捕获俘虏供商朝进行人祭。对于周来说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周的大姓姜其实就来自羌,而羌人却是他们俘获的主要对象。由于工作比较突出,周的先祖还被商王召到殷都面圣,可惜却是一去无回死于殷都之中。
随后岁月荏苒,周的首领传到了姬昌(虽然书中说叫周昌才更正确,但从前叫习惯了一时改不了口)的手中,他原本也一心为当时已经称帝的纣王帝辛提供人祭的俘虏,但当他被纣王召见后,他的命运和纣王的命运都彻底改变了。(商最后的几任王才称帝,此处的帝并非皇帝,而是上帝,也就是说他自己就是神。所以后世也称帝辛为最后一位人皇)
姬昌是通过讨好纣王的弟弟而获得觐见纣王的机会的,这次会面想必姬昌的表现还不错,于是纣王又安排了在殷都对他的第二次接见。可能也正是因为姬昌的表现太好了,纣王动了把他献祭给先祖的念头,因为被献祭的人的地位越高越能代表对先祖的恭敬,先祖也最喜欢。
于是姬昌被纣王囚禁在了殷都,至于为什么没有马上进行献祭,书中并没有直接说明,可能是因为吉时未到吧。还有一个书中推测的原因,姬昌在纣王的皇宫里有靠山,而这个靠山居然是苏妲己。
《易经》剥卦六五爻曾说:“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这个贯鱼到牢狱探访文王可能就是苏妲己授意的。这与《封神演义》中的情节大相径庭。可能正是因为这份恩情,周人夺得天下之后,武王重用了苏妲己的家人,而且在殷都继续担任商王武庚很可能就是纣王和妲己的儿子。
在苏妲己的周旋下纣王没有把姬昌献祭给先祖,但是自己已经跟先祖连过线了说要送个大礼过去,现在怎么好意思食言呢?既然姬昌不能送,那就把他的儿子伯邑考献祭给先祖吧,于是伯邑考代父受献死于殷都。根据当时献祭的风俗,姬昌以及他的另外两个儿子也被赏赐了伯邑考的肉羹。
虽然这是纣王给予姬昌一家的赏赐,但是却给姬昌,姬发以及姬旦(周公旦)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回到周地后,姬昌便开始了自己的翦商大计。而这个翦商大计是从原本叫《易经》的书开始的。
《易经》:姬昌的天人连线
现在一提到《易经》,大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算命,它确实跟算命有些关系但与其说它是姬昌编写的算命类题材的教科书,还不如说是他的算命习题集更形象些。
《易经》中有很多跟周人日常生活相关的记录,而其中记录的猎俘和人祭内容完全超出了后人的想象。姬昌为什么要记录这些内容呢?单纯是为了写本回忆录吗?其实他是在探索世界运行的规律。其创作的目的是研究各种事物背后的因果联系,最终建立一套翦商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他发现现有的社会秩序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就如同商朝的统治也不是永恒的,自己是有机会替代商朝的。
从萌生翦商的念头开始,他就通过反复推算进行验证、修订和增补,妄图总结出一套精确的占算方法并运用到消灭商朝的战争中。那么他到底具备了占卜的能力吗?不管他自己信不信,反正后来跟随他的人大部分都相信了。
当然了要想完成翦商大业光靠姬昌自己一个人通过算命来完成是不现实的,他也需要盟友,而其中最重要的盟友就是姜尚。
姜尚:我在屠宰场当卧底那些年
姜尚在历史上有很多称谓:姜尚,姜太公,姜子牙,吕尚。按书中的说法吕尚是最正统的。其中特别讲了下为什么叫姜太公,其实这个称谓是对“太公望”的一个曲解,当时姬昌说姜尚是周周太公所盼望得到的人才,可是随着传着传着就把姜尚传成姜太公了。
那么为什么说姜尚是一个重要的盟友呢?首先他来自羌人的大族姜,在姜氏中有话语权,同时他是姬昌在殷都的卧底。
姜尚当时在殷都屠宰场当贱民的身份为周获得了不少可靠的情报。商朝宫廷占卜师用的牛肩胛骨来自屠宰场,于是姜尚便有了接触这个圈子的机会,哪怕他接触的只是占卜师的学徒或家奴也能得到不少有用的消息。凡商王的机要事物都是要通过占卜师参与决策的,这就使得姬昌因为姜尚的缘故有了其他诸侯无法掌握的信息渠道。
正是因为姜尚的重要性,姬昌与他结为了亲家。让未来的继承人伯邑考娶了姜尚的女儿为妻,而伯邑考在殷都被献祭后,由后来的武王姬发续娶了她并在建立周朝后封为王后。
武王伐纣:彼此都没想到的结局
姬昌规划了那么久,可惜岁月不饶人,他最终没能自己实现翦商大业,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姬发。对此姬发的信心似乎并不是很足,因为时不时与姬昌连线的上帝从未曾与自己连线过。即便是与姬昌的连线也都是通过姬昌本人告诉大家的,其他人并没有亲眼见到过。对于庇佑了商朝两百多年的上帝是否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他还是心存疑惑的。
更要命的是伯邑考在殷都的遭遇让姬发的精神受到了打击,总是做噩梦难以入睡。而周公旦此时便会被从被窝里叫醒来给姬发解梦,而周公确实情商很高,会通过解梦来开导姬发。(不知道是不是解梦使得兄弟二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姬发死前让周公摄政)
不管怎样姬发最终还是联合其他部族在牧野之战中打败了商军主力------姬发当时并没有按套路出牌,放弃了沿途的商朝城邑直接攻向殷都。而由于兵力远超对手数倍,纣王之前根本就没把姬发当回事儿。(甚至姬发的盟友在牧野之战前也没把他当回事,他在战前动员会上鞋带开了,没有一个盟友过来舔狗,他只好自己放下武器和旗帜,然后把鞋带系好。)
纣王没想到的是商军内部出现了叛徒,在牧野之战中很多商军倒戈把纣王都看傻了,果然强大的对手可以从内部进行瓦解。这可能与商的人祭还是不无关系的。因为纣王(或者说以纣王为代表的商王,谁让他被抓了典型呢)的人祭太恐怖,他献祭的不光是周边的蛮族首领,他连商族内部的贵族也不放过,在他的理念中被献祭的人地位越高说明自己越虔诚,而受到上帝的庇佑则越大。这谁能受的了,今天我为你抛头颅洒热血,明天你把我献祭了,这不扯呢吗。
关于纣王的下场很多书中的记载是畏罪纵火自焚,我倒是觉得书中提到的他把自己献祭给上帝以谋求上帝能继续保佑商朝,能给周人带来苦难更像纣王的作为。可能也正是因此,姬发后来才不得不又上演了一出斩杀纣王尸身破除诅咒的戏码。
被孔子刻意隐藏的真相
也不知道是不是纣王的诅咒生效了,姬发在创建周朝的两年后便驾鹤了,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成年且大权在握的弟弟。当时关于周公的流言很多,甚至出现了三监反叛事件,但周公还是顺利的平定了叛乱。这可能跟他推行的仁政有关,他主张:王者应当爱民、德治和勤勉。如果王者残暴对待庶民,天命就会转移到更有德的候选君王身上,从而改朝换代。
随后为了彻底消除商人兴兵复辟的可能性,并废止他们血腥的人祭宗教。周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拆分了商人的族群,消灭其军事实力和人祭宗教;随后分封各种诸侯国,统治、同化所征服的东方地区。
同时在周朝建立后,周人捣毁了商朝历代君王,贵族在殷都的墓地,随后周公下令烧毁了殷都,与殷都一起烧毁的还有当时商朝的卷宗。这使得商朝人祭的那段历史和周人曾替商朝充当人祭捕手的历史都被隐藏在历史中。
书中的结尾部分我觉得可以称之为一个彩蛋,就是孔子当时读《易经》的时候,从中读出了当年那段真实历史的端倪,并通过翻阅其他的典籍在脑海中还原了那段历史。而孔子的做法是决定遵从周公的想法,让那段惨绝人寰的日子远离人间,于是他编纂了六经把符合周公理念的史实整理成册,而对与周公理念不符的进行了抽离,他的弟子后来把这部分抽离的内容编纂成《逸周书》,但在考古学科出现之前,《逸周书》的内容在史学界并不被认可。
最后以书中的几句话作为结尾,来结束这篇读书笔记吧。
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独自走出了神权的掌控,成为一个异类,这是一种过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续到今日。
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更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
也许我们就是太习惯了已知或者不自知中植入的知识,根本没有想过去否定或者抛开已有去拓展一下自己的荒漠边界。
下面是我以一个外行人读这本书时发现作者开的脑洞:
周公反哺:通常都是说周公爱惜人才,听说有人才来赶紧吐出口中的食物来接见人才。书中提出了一个脑洞:周公是因为想起曾经被迫吃下伯邑考的肉羹而呕吐。
韦编三绝:指孔夫子在读《易经》的时候由于特别用功导致连接竹片的牛皮绳都断了数次。书中提出了一个脑洞:孔子可能不是因为用功,而是因为发现了《易经》中的秘密所以才会反复的看,从蛛丝马迹中寻找依据。
以下是我简单记录的几个有趣的点:
1.伯和侯有什么区别
异族首领被称为“伯”,与百字音似。有可能商人习惯的认为异族首领多是百人规模的领导。“伯”非商族人,商族人封的首领称为“侯”。商朝是不会给异族首领“侯”的称号。
2.黄帝与炎帝的人物原型
大约是春秋以后人们需要创造更古老的帝王传说把不同的种族汇集到一起,而黄帝和炎帝的素材主要来自后稷和叔均。姜媛生的一对儿子不仅分化成两支周族,还被后世创造成黄帝和炎帝,成为整个华夏世界的共同祖先。这是因为自西周以来,姬周文化成为正统,他们的族源故事就成了重新创造的古史的首选素材。虽然其他族群的族源故事也会加入其中,但却无法像周族始祖化身那样处于核心地位。
3.降龙十八掌和易经
降龙十八掌的招数居然是以《易经》的内容命名的?
“潜龙勿用”出自初九爻,指的是龙弱小,潜伏于水下,无所作为,这是商族崛起前的状态。“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指龙已经活跃在天地之间,此时的商族已经成了气候。
“亢龙有悔”出自上九爻,指的是商朝虽然已经强大到极致,但其根基不稳固,埋藏着衰亡的隐患。
4.史上最严禁酒令
从考古可知商人酗酒风气很盛,献祭的牲畜和人的肢体可能会在席间悬挂展示,也许就是后世“酒池肉林”传说的来源。这未必是纣王首创,可能只是在那时周人才得以见到并记录下来。
周公时代颁布了史上最严禁酒令,他宣传商人酗酒的恶习是纣王时期才有的,之前的商人对酒都非常的节制。很多人在一起喝酒臭气会直达天庭,诸神很不喜欢,这也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随后周公在卫国颁布命令要严厉禁酒,如果周朝贵族聚在一起酗酒,直接抓到朝廷,由周公来处死,如果商朝的贵族酗酒,暂时不定死罪,但是要进行批评教育。
5.于周为客
宋国国君不能再称王(三监之乱侯,宋是商朝王族在周被封的最大诸侯国),地位也比武庚时期低,但仍享有一些特殊的礼遇。比如西周朝廷的各种典礼上,宋国国君都不用像其他诸侯国君一样叩拜周王,这就是“于周为客”,意为他是周朝的客人而非臣子,这是周王室对商王室后裔的礼遇。
6.商朝的都城
商朝最后的都城是殷都并非朝歌,之前我也一直误以为殷都和朝歌是一个地方。
哥布林读书编号:23-20T333
书名:《翦商》
作者: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