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葩大会》上,蒋方舟分享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并一一对号入座。
听完她的分享,挺意外,也很佩服她的勇气。如她自己所言,她七岁开始写作,9岁出书,以及“天才美少女作家”的一系列标签。典型的“出名要趁早”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且并未像仲永般,因从小被媒体过度消费而陨落。
17年的夏天在先锋书店,《东京一年》新书分享签售会上见过她。说来惭愧,在见她之前,只在高中时期看过她的一篇《高三,不相信传说》,被高考压的透不过气时,拿出来给自己打打鸡血。所以去签售会纯属是出于好奇心,而非对于一个作家的仰慕。
在分享会开始之前,我迅速的翻了一下她的新书《东京一年》。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她在东京一年的生活。在那样一年没有工作,没有社会关系,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她看书,写文章,看展览,偶尔和朋友小聚。这样放空的状态,时间概念也变得模糊,它们是要被填满的空白,所以她所经历的人和事,都被放大。似乎她不是真真切切的在生活着,更像是到了景区用手机拍出千篇一律游客照,证明到此一游的旁观者,生硬而用力的苍白记录着。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分享中,她大概说了在东京一年的生活,和书中描述别无二致。于是我就没有去买书。她给我的感觉是很矛盾,一方面带着先觉知识分子的老成,另一方面又透着低于年龄的天真。
印象深刻的一点,她在书中以及分享会上提到,“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需要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我不太认同。
所以当她选择站在《奇葩大会》的舞台上时,意味着要从“监狱”中走出来了。
她发现自己没有跟任何人产生真实的关系。即使在亲密的两性关系中,面对对方的不满,她也只是不停的道歉。在被认为敷衍后的电话轰炸,让她恐惧。她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总是在去迎合别人的期待,即使在对方的言行已经让自己不悦,她依然不会去发生任何冲突,甚至是没有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听到这里,脑海里浮现的是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的描述。“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如出一辙的心理。以及他在自杀时说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鲁迅先生说,“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她选择了站在舞台上暴露自己,接受大众的评判,其实就是在揭下面具的过程。她终于决定放下小心翼翼对外界的迎合,讨好,忍耐。开始尝试去做一个有血有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人。
我们的确应该面对真实的自己,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强行给自己贴标签。在看我刘可乐的分享后,我觉得自己有躁郁症。现在也同样觉得自己有讨好型人格。也许还有拖延症,臆想症,,,在社交媒体极为发达的现代,更放大了我们评价和被评价的范围。我们在各种社交软件上发的内容,都会特别期待别人点赞,强烈期待获得别人的认同。因此真实的自己逐渐被覆盖,被人喜欢的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空虚感也变得更强。
然而再多的鸡汤,道理也许都唤不醒你,我们都需要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个他独特的价值,在他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他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他有可能显得很笨拙。
但是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那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今生大家都是第一次,所以任性的去讨好自己吧,反正人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