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望江山千里秀,欢颂祖国万年春。首先,大过节的,得祝福咱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是幸福安康。(也不在哪抄了这么几句。)虽然,为了突出自己的格调清新,今年国庆节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参与朋友圈晒旅游晒娃晒好菜摄影大赛,(媳妇恨恨地说就喜欢我这样的,没钱还能装。)但是,看着社交APP右上方那么多的消息提示,又觉得自己不分享点什么,实在是刷不出来存在感,搜肠刮肚,也只能把节日的书单和大家分享一下了。
《小顾聊神话》
小顾“聊”这个系列最早是在微博上关注的,还记得当时收藏了他的好多长微博,软广和绘画的都有。(腥加尖赛神仙,这句搁这了。)由于我个人知识结构单一格调品味不高,特别是兴趣爱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上,(又没边的吹,不就是记不住外国人名嘛。)导致了我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十分贫瘠,恰如“谈谈其他国家食物匮乏的自己的看法”中的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匮乏?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所以,读这种不是专业的读物,又能满足装哔需要的书,正好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书读得很轻松,一天就读完了,(就这还睡一午觉,做了两顿饭呢。)主要是字少图多。多少能记住的也就是宙斯太能乱伦了,维纳斯就是一神仙版的潘金莲,潘多拉把不好的都放出去了就留下个‘希望’,海格力士十二任务就是压缩版的孙猴降妖,摩羯到底是不是阉了的山羊等等吧污七八糟的,(除了这也没有别的高大上的啊。)估计圣诞节前后聚会喝个酒啥的,够聊一阵子的了,更深入的再慢慢来呗。
《宿命》
1841年,美国人埃德加•爱伦•坡创造了推理小说。当日本人万次郎把这种文学形式带到祖国的时候,也正是日本开始最大限度的吸收西方文明的时代。东野圭吾的小说里总是融入很多“异类”元素,这部1990年创作的小说也不例外,据说也是东野圭吾的转型之作。小说没有把焦点放在谜团之上,而是刻画了人物性格和导致的行为。小说写的真好,也许是摸到了套路我猜到了凶手,但有一部分谜团由于作者刻意的隐藏,我却只有感觉而无法完全自洽,还是老老实实的看到结尾。与其他侦探小说相比,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点,结局后居然不压抑了,相反倒觉得温馨,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刻意为之。(推理小说真不好评,说多了就剧透了,感兴趣的自己去看看吧,不过别朝我借啊,因为我是借别人的。)
《无言的宇宙》
这可不是天文学的书,是本讲数学公式的书,把公式来源当成故事讲的书。和之前看过的日本人写的数学书一样,老美的数学书也是润物细无声,或者说把抽象公式具象化能力颇高。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让数学上五个最重要的常数(0,1,π,e,i)齐聚一堂的欧拉定理,其实是欧拉公式中把x取特殊值π来带入的结果;再如为什么微积分公式里总是把牛顿和莱布尼茨放在一起说;(还不是都想名利双收)格陵兰岛和俄罗斯现在看上去大其实是因为现在地图的画法大都采用了麦卡托投影的方法。(写到这里必须要做高深状,开始掩卷沉思。)连小九九都不会的老美和屡获诺贝尔的小日本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可是却都造就了一批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如果说我们真的缺失了什么,我个人觉得那就是时间,换句话说即使速度快,但没有足够长的时间仍然不能达到很长的路程(可恶,为什么不用位移。)我们的民族贫穷落后的太久了,时间对我们太宝贵了,谁都舍不得啊。看看我自己,上班路上得听点课程,吃饭桌上还看点咨讯,就连难得的国庆假日还要赋予读点书的任务,时间排的满满的,可是我的心是空虚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我追求了涉猎的宽度,却从没有达到真正的厚度,没有了专注,天天看这看那,所谓的利用时间不过是好听点说辞的浪费时间。最终的我,迟早会沦为无趣无知的中年人。而成千上万个我共同组成了这个令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现代化社会。(别在这杞人忧天了,大有作为的人多了,哪就都像你了,快努力干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得了!)
《中国票据市场:制度与逻辑》
十月五号的晚上,一个朋友圈分享:“十一假期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我是在透支周末了!”还真是,放假后要连上七天班,光想想就令人沮丧。为了能提高提高业务水平,再往回收收心,吭哧瘪肚地把这本书看完。(请大家深刻体会我用的这个东北方言成语的良苦用心。)书中关于《票据法》的逻辑和关于票据中介研究的章节很受启发,着实把我之前的思路再造了一下。票据这几年的发展,也好似中国近现代史一样,大乱大治,逐步探索,重构反思,慢慢规范。(但愿能越来越好吧。)书写得不错,让我对票据市场也有了些脉络。(领导要是看到了,是不是能给我这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更多的发展机会呢。醒醒吧,擦擦口水。)
文末彩蛋:《战斗民族养成记》
看书效率低下,看电视剧就不同了,一口气看八集不费劲,(要不是手机没电了可能看更多。)要说这部俄剧制作还真是不错,至少如此大模大样的讽刺而不被封杀,这才是我认为的制度自信嘛,特别是黑自己黑美帝黑遍全世界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劲头,太符合我的偏好了。不多说了,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