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人召唤你,并不计“我思故我在”,何以深切地感知自己的生命存在呢?
请放声朗读: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不能。
于如上第一段,是否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放飞?第二段是否觉得生命的压抑与收缩?总之,感受到了生命的真情态。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死,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造物主,怯懦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
如上诵读呢?该是有了一种生命的无畏气慨,“我”——生命昂扬了!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诵读到此,是否感到了自我生命的放大?是否感到了生命的大境界?
这即是著名学人、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在“中学讲鲁迅”中设计的“独特”教育训练。
有人可能会说,“谁人没有在学校朗读过呢,何以独特?”此话不错,但必须指出,那只是教学节点,只是朗读能力的训练,但却不是“生命感知”的训练——到底以怎样的生命情状和人生样式而存在于世?
如上朗读材料,均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即《题辞》《淡淡的血痕中》《雪》三篇的选段、选句。而《野草》最是鲁迅先生生命情状与人生样式的艺术表达,无疑,是为最佳“训练工具”。
人生存在,是要讲究样式的;生命活力,不能没有情态。人生萎靡,是自己与他人都不喜欢的;生命衰败,更是人所抗拒的。何以感知到?很显然,“放声吟诵”是非常便捷自己的一种好方式——感知自我生命,呼唤自我生命,让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充满昂扬的气质和力量。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人的情感也是需要训练的。这是学校教育中往往未能突出或忽视的,特别在“应试教育”中。这个问题,是要好好思忖的。
气质训练与气慨养成呢?我以为这是最为要害但却不易觉悟到的一个很大问题。直接回复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想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儒雅君子风度与无畏英雄气慨的养成,大多是在古典诗文的吟诵中造就的。今天,我们所欠缺或丢掉的,不正是这样的文化行为与作为吗?不客气地讲,时髦的所谓“诗词大会”之类,不过娱乐,不过某种赚钱的“仪式”,真正切己而解决问题的,还是自己所选择的切实作为。
温饱了,富裕了,更需要生命的蓬勃,更需要人生的昂扬,实现之,是有方式并需要真心去运用的。吟诵朗读,你可以为,应该为之。
吟诵朗读,会让人深刻感知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情态,并明白该以怎样的状态去存在。
当然,吟诵朗读什么,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