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相遇余秋雨先生的作品,第二本是《山居笔记》,我的书籍选择顺序是我在2015年的时候的阅读顺序,看下8年以后看同一批书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的感触。
这本书创作于1992-1994年,苦旅之后的余秋雨全身心潜心两年创作而成,因身处山林之中落笔成书,故得名《山居笔记》。全书一共十二篇长文章,背负着生命困惑,为文化灵魂的回归导航,剖析千年中华文明,探索人性的自由救赎。
2、阅读难度:
这本书难度较小,因为作者将全书分为十二个主题篇章讲述中国历史、文学的侧面。
比之房龙讲述的人类历史会更有亲切感,原因在于我们就在这片土地土生土长,加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熏陶,让我们骨子里就养成了对历史和人物的熟悉,加上作者的生动笔法,让人惊喜和意外,所谓喜欢=熟悉+意外,正是这个道理。
这本书初次阅读是在大一,今天属于重温旧文,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作者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描述,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这大概也是文化散文的魅力,作家的描写细致入微,能够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3、春幸启发: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在黄州完成了突围,劫难后的生长来自于自我救赎。
这本书有沉重的历史反思,关于小人、关于朝代、关于家乡、关于科举、关于救赎...每个篇章独立,长文论述与剖析,发人深省。
我最受启发的莫过于《苏东坡突围》,这一篇讲述的是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前后被贬黄州的经过,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如此大文豪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从政坛高位被贬谪到偏远小镇,对于更多以科举为终身目标的古人而言,打击几乎是毁灭行的,然而对于苏东坡来说只是他文学丰碑的开始。
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黄州之后,历史上少了一个苏轼,多了一个苏东坡。
4、精彩片段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
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最终悲怆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词汇"小人"——不错,小人。这便是我这篇文章要写的主角。
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也能发现美好,有时甚至发现得比别人还敏锐,但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他们总是眯缝着眼睛打量美好事物,眼光时而发红时而发绿,时而死盯时而躲闪,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要去扰乱、转嫁,竭力作为某种隐潜交易的筹码加以利用。
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为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间,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染指和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