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回答,希望借助一个当面交流的机会,得到对方正面的回答。我们都希望回答者给我们的是有用的,有触动的,而不是因为没听懂或者忘记了而草草敷衍答复。
川叔之前是有去校园做活动,还是参加一些电影的活动,现场总会有提问环节,我自己做过回答者,也做过提问者,对一些提问者来说,往往觉得机会难得,于是话筒抓住不乐意撒手,也许是因为自己特别紧张,也许是因为想表达的太多,想问的又太多,因此很容易导致,说太多,问太多,甚至是有时候搀合在一起,有点无逻辑。
因此,川叔做为一个回答者,也做为提问者,尝试总结了一下对于提问者而言常会出现的三类提问坑,如果你是提问者,不妨对照看看,也许对自己来说能有点用。
叙旧型:很容易废话太多
大部分这种提问者都是对台上的嘉宾心怀爱慕,又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太好,所以往往遇到这种提问的机会,首先要做的不是要问什么,而是先告诉对方,我喜欢了你多久,我看过你演的什么电影,我买过你出的什么书,因为前期铺垫太多,最后导致到提问问题的时候反而容易缺少联系,草草收场。
如果你属于这个类型,你不妨试试这样:
尝试把个人感受和你要问的问题做一个关联,去掉一些无关的边角的内容。
比如你想问川叔,如何开始写作,能从写作到出书,你可以在问题前面表达你之前很喜欢我,买了我的书,看了之后很受触动,然后进入【提问转折】,你也尝试了在自己的公众号去写一些文章,但是大部分都是流水账的日记,看的人也不多,觉得挺苦恼的。最后进入【核心问题】,我想问川叔,怎么才能开始写作?要如何写,才能出书呢?
这样去提问,会让人觉得整体听起来连贯,连续,即便叙旧的部分再长,最后也很容易落到重点上,从而让嘉宾思路清晰。
连珠炮型:很容易关键词不清晰
这种提问者其实也是嘉宾很爱开玩笑的,他们有的时候会和上一种嘉宾一样,先叙旧,然后提问,他们很喜欢用“还有”“此外”“第二个问题是”等来做连接,有时候嘉宾会先回答第一个,回答完之后会笑着问,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他自己也不记得了,那往往会半开玩笑的收场。
一次性问太多,有时候是因为求好心切,觉得机会难得,总希望得到更多,但其实嘉宾回答提问的单位时间是差不多的,同样都是十分钟,回答一个问题,和回答五个问题,一定会有一些问题是被放弃和一语带过的。
还是那句话,提问的意义是要对方回答,而不是连珠炮一样的把对方打死。
所以,如果你希望提问很多,或者很细致,为了让对方可以深入回答,不妨是在同一个主命题下,循序渐进型的提问,或者是引导式的提问。
如果你属于这个类型,你不妨试试这样:
比如川叔在做明星采访的时候,常爱用一个引导式提问的方法:你在过去的经历当中有遇到过那种频临绝境的状态么?当时你是如果坚持过来的?
这其实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提问,其实是一个坑,因为第二个问题已经假定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有】,这其实就是一个引导,当然,为了预防一些嘉宾不吃这一套,万一他就耿直地说,没有,那后面的问题不就浪费了么?所以后来我又做了这个问题的升级版:你在过去的经历当中有遇到过那种频临绝境的状态么?对你来说什么算是绝境?你怎么理解它?如果你经历过,你是如何度过的那段时间的?
这个提问的主命题是绝境,或者是困境。如果你自认为你没遇到过,但这不影响你去定义它,你把什么视为困境,如果你经历过,那支持你走出困境的是什么?
在同一个命题下,提问再多,一样容易让嘉宾不乱,而且思路清楚。
假大空型:很容易让回答泛泛
假大空的提问在采访当中是必须的,因为有时候一些务虚的问题会容易让采访对象先打开自己,专访者再从这些回答里找到线索从而开展后续的访问,但这个是采访。
采访有采访的路径,会有自己的设置,但现场的提问,你往往都只有一次机会,因为你不会有太多后续的机会,那么这时候最忌讳的是提问一些比较空泛的问题,比如:你是如何理解婚姻的?你怎么看待生命?
问题听着简短,但是嘉宾很容易聊的漫无边际,但可能那些未必是你真正想了解的。
如果你属于这个类型,你不妨试试这样:
给嘉宾一些焦点或者对象感,让嘉宾的回答更聚焦,比如你问,你怎么看待焦虑这件事?关于焦虑其实有很多成因,可能是安全感的,可能是职场的,甚至可能是婚姻的?你到底问的是哪个呢?
所以如果你把提问改成,从去年开始很多人都开始尝试跨入知识IP的行列,尝试做一个知识的输出者,但是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边输出知识边焦虑,往往是自己总结的道理还指导不好自己的人生,却硬挺着指导别人,您怎么看这种焦虑呢?
这样的提问方式就很容易让嘉宾抓到重点,甚至可能现身说法,讲出自己的经验。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本次川叔的小结和建议:
话多叙旧型,确定好你的问题,围绕问题去表达你的喜欢,以及改变。
连珠炮型,确定好一个主命题,层层深入的提问,设定回答场景,去引导和查缺补漏。
假大空型,陈述问题的背景或者是问题的针对对象,让嘉宾现身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