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国的江湖文化,但凡存在时日长久一些的行业,多少都会有一些。互联网资历尚浅,PM工种被业内人广泛关注,也不过近几年的事。三百六十行纷繁各异,发展形态却有一丝相似之处,因此想到借一下他山的概念来聊聊PM养成记。
据我所知,国内高校还没有一个专业是与产品经理工作对口的。你抓住一个PM,问他是什么专业,机械、材料、管理、农业、文学、英语...什么答案都有,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不拘一格纳人才的行业。
跟大量不同背景、不同业务种类的产品人接触过后,发现大家的工作特点模式,代表出两种不同环境下的PM成长形态。
1.江湖派
半路转职,在小公司(此处仅指没有相对完善的产品技术体系的公司,不代表规模大小)起步做产品,方法理论主要来自自己工作实践摸索积累与网络上公开信息,这样特点的PM,叫做「江湖派」。
这一类PM的产品理论基础、用户体验知识,相对没有那么扎实,但优点是实战能力强,只要能解决问题,各种方法手段都可使上,不拘泥于流程形式。限制在于,有些江湖派PM,因为没有人lead培养大局观,思考问题有时候不能很全面,对业务层面的发展需要在产品层面的实现落地衔接不能那么顺畅。
然后,工作方法偶尔「路子野」,在小团队中还能协调,遇到更大团队、多方面资源合作进行的产品,则有时候会hold不住,无法通过产品节奏的把握,激发团队提高生产力。
2.学院派
这个词是美术派别的称呼。
学院派:始于 16 世纪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重视的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学院“ Academy ”一词最初含“正规“、走正路不走邪路的意思。
如何才能走正道,在学院派看来就是重视传统,向传统学习,因而学院派反对所有的改革。学院派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贬低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并以此排斥艺术中的感情作用。这些特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
在音乐和表演领域,也用来指代那些经过传统正规院校学习毕业的专业人士。
巨公司们像一所所大学,吸纳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在产品领域,应届校招产品,在大公司(指产品技术体系相对完善的公司),有产品老手做导师带着,经历过全面的产品知识技能培训,从小项目中练手起步,逐步锻炼挑战更大方向业务,这样成长起来的PM,是典型的「学院派」。
学院派出身的PM,在产品设计上有更系统的方法思路,把握用户需求和分析问题上有良好的观感,团队协作方法在大公司被训练得很科学到位。部分劣势是有些依赖合作伙伴,对不规范的产品工作环境,会有一定适应问题。
学院派与江湖派的PM,各有所长, 适合不同业务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各个公司老板、业务负责人,尤其创业公司,应该根据自身产品在业务中作用、市场竞争情况、团队人员配置综合来选择适合的PM,不是越高阶的战力就越强。
从实际来说,合格的PM,出自学院派的更多。当前互联网发展形态对产品工作的要求下,把一名啥都不会的小白毕业生,培养为一名合格的PM,需要投入的指导培训、锻炼机会(这个尤其关键,足够多实战练手)更多还是大公司才出得起。
而就算前置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个人的领悟学习转化为实际可用的能力技巧又会因天赋、环境的影响,阻断一大部分新人进阶,最终能成功转化为合格PM的变得更少。
一名合格PM的培养过程,涉及到的各种技能点及获取方法,需另立篇章来详述了。
总之,不管你是江湖派,抑或学院派,做上这行,永远都需要保持学习精神,因为这份工作的内涵在不断丰满和变化。
题图来自艺术云图